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乡镇秸杆处理与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1-03-02浏览:2858下载152次收藏

一、引言  

根据一村一农村经济要求,结合笔者农村工作实践,对我镇秸杆综合利用与处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与村干部访谈等调研方法,对我镇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秸杆对我铺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 秸杆处理与综合利用的情况分析  

(一)秸杆焚烧在我镇具有普遍性,给环境、土壤、交通带来危害  

在我国农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农田里到处燃烧秸秆,浓烟四起,烟雾弥漫,如果发生在公路边,易造成能见度降低,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我铺的秸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也不另外。秸秆白白的在露天被烧掉了,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一般来讲,农民在收完粮食以后剩下的秸秆主要以一下五种方式消耗掉:第一作为工业原料,主要是用于造纸,加工各种木质材料,化工原料。第二作为畜牧饲料,第三部分秸秆直接或经加工后返还到田里作为肥料,第四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第五直接露天焚烧或被废弃,据有关数据显示,五种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2%,20.1%,47.1%,15%和15.6%。然而,我镇露天焚烧或被废弃的比例高达60%,这给我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秸秆的平均养分含量占化肥施用量的2.87%,如果这些秸秆全部归田,可以为农民节省很大一笔种植费用。秸秆露天焚烧能够烤焦3~5cm的土壤,使得有机质大量损失,土壤生物不复存在,造成土壤贫瘠。秸秆露天焚烧还能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使空气能见度下降,影响飞机正常起降和车辆安全行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  

(二)“秸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温总理连续几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问题,但我们现实生活中农村秸秆焚烧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只是什么原因呢,应该值得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国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直到今年三月份我国才有了一份关于解决农作秸秆问题的正式文件,但也只是一个通知而已,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足以证明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秋季秸秆禁烧实际工作中,各乡镇通过严密巡逻督查和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对农民群众的焚烧行为进行堵截和严惩。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起初或许尚能奏效,但随着秸秆的过多堆积、耕种繁忙时期的逼迫和村民内心反叛情绪的累积,各村的村民便互相响应,冒险焚烧,导致各个乡村“狼烟四起”,使督察巡逻人员首尾难以兼顾,在一个个着火点之间疲于奔波。造成农村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如此艰难有三大原因:一是大部分农民群众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出于自私自利的狭隘心态和侥幸心理,许多村民都认为自己焚烧这点秸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二是在农忙时节,农民群众不愿也不能为秸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力,为省时省力图方便,便一把火烧之了事。三是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较高。最快捷、有效的秸秆利用方法是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然而目前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成本较高,对农民群众来说很不划算。  

不仅如此,秸秆焚烧以查禁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管法律依据。在网上一搜,满眼都是这样的字眼:“紧急部署,查禁秸秆焚烧现象”、“加大焚烧秸秆查禁打击力度”,这种查禁行为总是在焚烧现象发生后才进行实施,不仅不能解决焚烧现象,而且由于案例多,查禁行为进行比较困难,根本起不到警戒的作用。  

    二是秸秆的价值太低,用途单一。秸秆本来可以给牛羊当饲料,不能做饲料的可以用来做燃料或者沤肥,但是,由于养牛养羊等是规模经济,需要较强的组织性和较大的启动资金,在笔者的家乡,秸秆只能用来烧火。由于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燃气,电器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秸秆,这样就使秸秆成了农家的多余之物,付之一炬也就不再心疼。  

三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短缺,运输代价太大。胡庄镇所在的村庄,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乡镇秸杆处理与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