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我乡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于2006年3月召开,至2011年3月任期届满,经乡党委2011年2月17日会议研究,拟定于2011年3月16――1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xx乡第九次代表大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及《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印发(石林彝族自治县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石发〔2011〕2号)精神及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会议精神,为认真做好2011年我乡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会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乡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五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动员和凝聚全乡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全乡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以富民强乡为目标,紧紧围绕县、乡“十二五”规划和“543”倍增计划,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突破、争创一流”的xx精神,按照两轴四区,突出中心,带动两翼,整乡推进的总体思路,实施“123456”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富强xx、绿色xx、活力xx、和谐xx,把xx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特色农副产品集散加工集镇,努力改善民生状况,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开创我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是这次换届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换届工作放到实现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大局中来谋划,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建言献策,全面系统地总结xx乡五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实事求是地分析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起草好工作报告,统一广大党员、干部、代表和群众的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创先争优,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2.选好配强中共xx乡第九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
3.选好xx乡出席县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4.通过换届,进一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重要机遇,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认真落实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中共xx乡第九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班子职数设置和结构要求
以加强重要岗位干部管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重点,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一)班子职数设置
中共xx乡第九届委员会拟由11名委员组成,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除担任政府正职的党委副书记外,设1名专职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由乡人大主席、副乡长、武装部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大学生“村官”担任;乡纪律检查委员会拟由5名委员组成,其中书记1名。
(二)领导班子结构
坚持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合理配备。统筹把握领导班子中不同年龄层次干部配备比例,注意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妥善处理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的关系,防止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乡党委书记以35至50岁的干部为主,注意选拔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至少选拔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乡党委委员,形成合理比例。
改善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结构。既选拔熟悉党务、意识形态、纪检、政法等工作的干部,也要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等实际需要,充实熟悉经济、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的干部,提高党委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
继续贯彻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把忠诚党的事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
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2011-02-27 18:37:18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