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给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一新的形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要想全心全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非公有制工会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新路子。那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当前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
一、职工队伍成分不同,使工会工作对象变得复杂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职工的成份相对简单,职工的政治地位讲究的是基本平等,经济收入差距很小,工会工作对象能够涵盖整个职工队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增加,职工队伍在悄无声息中分化,出现了不同利益的职工群体,表现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有了明显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经营管理者群体。这个群体过去是企业的党政领导,有的是国企的职工。企业改制、转制或“下海”后,成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他们有的执行的是年薪制、期权制、股权制等分配方式;有的则是自己当起了老板,进而资产是自己的,花钱是自己的。二是“白领”员工群体。这主要是企业里的高级职员。三是普通打工职工群体。他们是企业从事具体生产劳动的一线职工,也是企业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他们要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来取得工资。主要是那些外聘的农民协议工、劳务工、季节工等,他们靠具体劳动来获取报酬。上述这些不同的职工群体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自身需求不同,因此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尽相同。
二、职工就业“双向选择”方式过浓,使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增大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表现在:一是就业人数有增无减,就业形势出现了“双向选择”新的特点,即职工“跳槽”频繁,给企业带来管理和经营上的困难;而非公企业业主只有通过法律的“空隙”来约束职工(利用区域最低工资待遇和模棱两可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造成职工不满情绪增长;二是非公企业个体劳动争议日渐增多,呈现出由单一类型劳动争议向多种类型劳动争议的转变,并且这种劳动争议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比如,针对非公企业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收取押金等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时有发生,作为企业工会此时感到束手无策,处于“不能不协调,又不知如何协调”的两难境地。
三、职工收入不透明、差距大,使工会维权工作出现尴尬
非公企业的分配方式比较灵活且暗箱操作的多,是看不见、摸不着,惟独老板心里有数,职工疑虑情绪较浓,加之大多数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而这个群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难或特困之中。在这样现实面前,工会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方法手段上,都没有力量解决职工福利、提高收入等根本问题。工会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具体利益,也只能是参与、协调和帮助;只能提议救助。维护的难度越来越大,经常出现“不能不维护,又不能多维护”的尴尬局面。
四、非公企业性质特殊,使工会组织和干部受到冲击
在非公企业中,
浅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2011-02-24 14:06:0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