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经验材料
去年年以来,xx区着力加强基层就业保障,加快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成效突出,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目前全区农村实有劳动力17.17万,其中从事二产9.84万人,从事三产5.44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9.3%,结构日趋合理化;2009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0365元。增长9.2%,连续6年增幅超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为1.81:1。
一、“三贴近”移重心,力促城乡统筹零距离
1、工作机制更贴近。充分发挥各镇(街道)社会事业所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延伸劳动保障体系工作网络,在全区143个村(社区)挂牌成立劳动保障服务站,聘用137名社会事务员和就业联络员,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创新开发就业管理软件,实现劳动力信息动态管理,并将失业登记、就业培训、优惠政策享受、企业网上录用备案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统一整合入库,有效提高就业服务效率。目前,数据库人员信息量已达31万人,其中劳动年龄段18.5万人。
2、补贴政策更贴近。对无地居民自主参加各类培训的予以个人一次性不超过400元的培训补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80元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农庄、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招用“两新工程”建设中的大龄人员予以相应的涉农岗位补贴;对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100%予以政府补贴;对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企业为其缴纳的社保经费100%由政府承担;对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的予以一次性再就业补贴;政府出资向用人单位购买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对各类职业中介和就业经纪人为登记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岗位,每人给予60元职业介绍补贴。2010年实际支出再就业专项资金541万元,惠及2812人。
3、就业援助更贴近。在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一批城镇公益性岗位,如社区保安、保洁、保绿、车辆看管和家政服务等,引导被征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并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工作。区、镇联动推出“稳定就业真情相助”系列招聘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招聘会48场,入场招聘的3102个单位共推出岗位2.9万多个。
二、“三举措”促就业,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1、以创业培训促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推出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联合工商、经贸、劳动等18个部门组成创业指导专家队伍
某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经验材料
本文2011-02-14 22:08:2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