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审计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完善廉政预警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根据《xx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以加强对审计干部职工的教育保护为主线,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紧紧围绕审计执法监督和行政管理两大职能,通过对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的排查、防控,进一步增强全局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廉政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审计职责、工作岗位、审计项目等方面风险排查和评估,强化廉政风险的防控措施,建立起制度规范、程序严密、评价科学、考核有力的配套体系;健全完善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增强干部廉洁从审、依法审计意识,降低廉政风险。
三、总体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发生违法违纪事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护审计干部职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容易发生不廉洁行为、存在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最大限度降低廉政风险,确保对苗头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纠正,使其成为审计干部职工有效预防腐败的“防护网”。
(二)坚持注重预防的原则。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在先,以教育为基础、制度为保证、监督为关键,形成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和制度保证。
(三)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本局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紧紧抓住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和违纪违法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实施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控。
(四)坚持动态管理原则。廉政和监管风险点防范管理,既要从工作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环节的静态角度去查找防控,更要从所处不同工作环境和不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动态角度去查找防控,分门别类、灵活多样地采取动态防控措施,增强防控效果。
(五)坚持标本兼治原则。要注重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既要点上防范,又要面上治本,既要纠正问题,又要健全机制,实现点面结合,长效治理。
四、主要内容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审计职能,进行权限梳理、确认、登记;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查找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或诱发腐败的风险点依险设防,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制度,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置,防治腐败行为发生,提高预防腐败工作水平。
五、排查对象和范围
排查对象为全局人员。要针对每个岗位工作职责,排查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做到个人排查“查准”、组织排查“查深”。
六、方法步骤
围绕依法实施审计、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监督权,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规范审计干部权力运行,分四个阶段进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一)廉政风险自查
县审计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2011-01-30 17:32:31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