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自查报告
加强农家文化大院建设是广大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xx镇牢固树立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科学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同步,采取多种形式,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提升群众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xx镇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滇东北北部、大关县中部,东经103°54′—101°47′、北纬27°44′—27°58′之间,原名xx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并镇,2006年原青龙乡与xx镇合并为一镇后达16个行政村,东南面与彝良县相邻,西南与翠华镇、寿山乡接壤,北与吉利镇毗邻。全镇共辖16个村民委员会130个自然村423个村民小组。目前,是大关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现有农户13585户,有人口64395人,其中农业人口61260人,占0.94﹪,劳动力33962人,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人数33870人。全镇国土面积406.47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650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毫米,是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种植玉米、稻谷、小麦、洋芋、烤烟等农作物,低热河谷地区适宜种植冬早蔬菜。全镇共有耕地面积74142亩(其中水田面积9865亩),人均占有耕地1.21亩、林地3.26亩。2009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06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92元。
二、指导思想
xx镇以“七个一”活动要求推动农家文化大院建设。
一是建一所文化学校。建立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制度,并购置桌椅20套、电视机1台、电视柜1个、书柜2个、图书1000册,宣传手册500册、电教片98碟,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培训、收看电教片,切实提升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意识,增强了群众的技能知识和文化生活意识。
二是建一间综合文化室。
三是建一个宣传栏。确定2名政策宣传员,以国家政策、方针和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内容为主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增强了群众法制意识,树立了遵纪守法形象,形成了依法治村良好的氛围。
四是开展一批道德模范评比和文体活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农家文化大院”为载体,今年“七一”投入2万余元对全镇2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2名优秀共产党员、2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6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进行表彰。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文化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整合党建资源,按照“十有”标准(有一间房屋、有一块支部牌匾、有一面党旗、有一套电教设备、有桌椅板凳、有一个书柜、有一套学习资料、有一套规范制度、有管理人员、有活动记录),在村党总支建有1个集“支部办公、党员教育、科技普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室。整合学校资源,建有1个文艺队。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xx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依托会议、远程教育、学校、宣传栏、图书室、党务政务公开栏的作用,把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农业科技、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用“三字经”、顺口溜、漫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理论、新道德、新风尚的熏陶。
二是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定期组织群众观看节目、了解市场
乡镇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自查报告
本文2011-01-27 18:17:36发表“自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60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