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充分反映了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连承敏书记、市政府张少军市长专门发来贺信,慕增利副市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工商局党组报告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安排,请领导、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情况
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企业服务年"、 "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努力在"全省系统争一流、市直部门争先进",各项工作 "纵比提幅度、横比进位次",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蝉联"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单位"。在文明单位创建中实现了"满堂红",其中:有12个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机关"称号。去年,省局和市领导21次对我们的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全市系统人心思上,人心思干,呈现出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强基固本、加快转型,基层建设大变样的一年
基层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石。基层建设是我们近两年抓的重中之重,亮点中的亮点。在深化"小局大所"改革,将全市206个工商所整合为134个,人员全部达到10人以上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工商所分类管理,实施《工商所"一制通"考核办法》,突出做到了"三抓":一是抓规范。我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抓起。静态规范,就是按照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标识规范方案》,对工商所进行了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全面规范,统一了形象标识,规范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设置,使工商所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做到了由人改造环境,再以环境塑造人;动态规范,重点是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职能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了网格化监管,规范基层人员的监管、执法、服务等行为。目前,工商所80%以上的工作都在网格内完成,网格化监管成为了基层工作的主抓手。二是抓保障。全市系统累计投入1676万元,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和执法装备条件。其中,市局挤出资金268万元,市、县财政给予180多万元的补助,为工商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装备"流动执法服务车"和1000台电动巡查车,将省局统一采购的54辆执法车全部配备到工商所。建立市局领导联系县分局、机关科室联系工商所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机关与基层之间形成了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抓形象提升。通过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全市已有113个工商所达到一类所标准,占总数的84.3%,老所旧貌换新颜,新所形象大提升,基层干部职工爱所、兴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各项监管服务职能履行到位,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如工商所"流动执法服务车"定期到农村集市监管服务;我们面向社会作出承诺:只要拨打12315,工商所"流动执法服务车"随时随地上门提供办照服务等,很受业户好评。去年,市五大班子、省局党组领导,省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县区领导都先后到工商所进行了视察。市人大视察团视察后,集中点评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感到一股新风、一股正风、一股清风、一股春风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新提神、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发展、力促转调,社会地位大提升的一年
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威、有威才能有位"的理念, 在服务发展中实现了七项新突破。一是增加市场主体总量实现了新突破。在2009年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大回访"活动,摸清后金融危机时期市场主体的运行特点,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提交调查报告,服务宏观决策,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增加总量、扩大规模。市委连承敏书记批示指出:"大回访"就是大服务,大服务才能大推动、大发展。去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94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了5.49%、21.26%。以限制"两高一资"、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引导变更或注销产能过剩企业456家,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助企融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继续大力推进"三押一推"工作,深入开展了"联手助企促发展"活动,共帮助中小企业融资241.52亿元,同比增长了116%,列全省第一位,其中创出了费县国电动产抵押融资20亿元、金锣集团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10亿元两个全省"第一单"。三是推动实施商标战略实现了新突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509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17万件,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三位。有4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8件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18件、127件。我市驰(著)名商标数量跃居全省第6位。四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沂南黄瓜""莒南板栗""临沭柳编""蒙阴蜜桃""武台黄桃"等5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到8件,"沂州海棠"已进入初审公告期。总局在我市召开了地理标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市经纪人协会"成立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全市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147户、农村经纪人8903户,总数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位和第四位。加快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指导签订农业订单1万余份,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五是服务"大商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临博会"及第六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邀请48家全国知名市场参加了盛会,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作了精彩演讲,推动阿里巴巴与我市部分市场签定了《电子商务合作发展计划框架协议书》,为我市市场转型升级,实现有形与无形"两个市场"的有机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继续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全市省级"文明诚信市场"达到12处、市级"文明诚信平安市场(商场)达到44处。总局刘凡副局长第三次来到**,评价"南有义乌、北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对物流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向市政府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张少军市长作了重要批示并印发全市,市政府在我局设立了"规范发展商贸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六是推进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新认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19家,全市国家和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分别达到18家、239家、422家。指导帮助6家全省社会责任试点企业建立起了完整的履行社会责任机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帮助企业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351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1831个,覆盖率达到89%。在**商城内打造与沂蒙精神相辉映的"红色商人"队伍,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亮点。市个私协组织个私企业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73万多元。七是推进企业内部二三产业分离实现了新突破。帮助243家企业进行了二三产业分离,吸纳就业人员1.1万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张少军市长指出:"工商部门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强化监管、规范执法,公众威信大增强的一年
加强对职业风险防范研究成果的应用,对内坚持从基础、从难点、从行为、从内部管理、从建立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抓起,首要抓主体,突出抓程序,重点抓制度,严格抓落实,深入防风险,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对外切实规范各类市场秩序,重点做到了四点:一是抓重点,保平安。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乡镇)"创建活动,创建率达到50%。进一步巩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落实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标准,开展工商所食品安全追溯应用系统考评活动,提高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在美容服务行业推行了服务"一卡通"等五项制度。加大公平交易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公共服务行业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共查处公平交易案件956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30件,其中商业贿赂案件62件,巩固"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成果,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保持了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第二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51件,商标违法案件393起。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广告违法案件260起。组织开展企业登记代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代理机构11家,吊销营业执照1家;查处"三虚一逃"违法行为94起,向司法部门移送案件8起。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查处农资违法案件643起。强化了对品牌汽车销售的监管。去年,全市系统共查办各类案件3.67万件,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二是多指导,促和谐。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被评为"2006-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严格落实行政指导、合理裁量、统一掌控、案后回访等制度,慎用吊销营业执照处罚方式。在企业年检中,要求网格责任人逐户上门提醒年检,实地调查未检原因,并延长一个月的年检时限,受到了企业普遍好评。三是善借势,提效能。去年是我市的"创城"攻坚之年,我们牵头开展了"三难之首"的"创卫"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市区39处农贸市场、13处集贸市场整治前模拟检查无一达标,整治后全部通过验收;认真落实分工职责,在我市喜获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地级市第一名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了市场秩序整治"主力军"的作用。与此相结合,深入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整治户外广告等工作。推动将无照经营治理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市区及各县城区重点街道、重点市场业户持照亮照率达到98%以上。城乡户外广告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做到这些,关键就在于我们借势推进,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四是建平台,促维权。继续围绕打造"四个平台",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去年,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各类咨询申诉举报7.5万件,同比上升7.18%,处结率、满意率达到99.49%。总局消保局孙文序局长予以高度评价:总局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四个平台"建设的意见,在**得到了完整体现,这在全国工商系统走在了前列。各级消协围绕"消费与服务"年主题,深入开展消费知识宣传、行业消费调查、"霸王条款"点评等活动,成功调解消费者投诉1961件。去年,全市工商系统、各级消协共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66万多元。
(四)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树立形象、展示风采,队伍面貌大转变的一年
去年的工作之所以取得新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注重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升素质,把形象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基础打的比任何时候都牢,突出做到了"五个坚持不懈"。一是坚持不懈抓班子,讲团结,增活力。各级班子认真贯彻市局党组提出的六点要求,"精诚团结和为贵,努力工作多奉献,开拓创新求突破,狠抓执行强落实,廉洁自律作表率,完成目标无余地",团结和谐、谋事干事、创先争优的氛围达到了新高度。同时,严格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科级干部24名、交流23名,及时递补、充实了县级局班子成员8名,落实了117名符合条件的公务员享受副科级工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二是坚持不懈抓队伍,比学习,增本领。大力强化队伍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65个班次,培训人员2.2万人次,人均参训5次以上。用好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每周一案"、"每月一法"学法活动,在总局举办的网络培训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继续开展八个"十佳"评选活动,选拔爱岗敬业先进典型在全市系统巡回演讲,选调117名基层人员到市局机关挂职,培养出了一批岗位能手。注重加强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成为了工商工作的重要新生力量。三是坚持不懈抓基础,强保障,促转型。顺应"两费"停征后财政保障体制的新变化,大力强化预算管理,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化解历史债务1179万元,全市系统财务保障步入了健康良性运转的轨道。省局在我市召开了财装工作会议。加强信息化应用,深入推进"数字工商"建设,改造升级了12315、财务管理系统,新开发应用了网络安全管理、工商所报账管理等系统,加强数据质量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一点通"。深入创建"平安系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大力加强档案、统计规范化建设,被认定为"全省档案管理考核先进系统",有6个县分局被认定为省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保密、文秘、政务信息、计划生育、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有序开展,为整体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坚持不懈抓落实,提高队伍的执行力。大力强化政务督查、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选取12项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每月一记录、每季一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五是坚持不懈抓廉政,正行风,树形象。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全面推广应用了"电子监察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网上运行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监控。省局和市纪委先后在我局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们的做法。我局作为市直部门唯一代表接受了省纪委科技防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深入开展廉政文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充分反映了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连承敏书记、市政府张少军市长专门发来贺信,慕增利副市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工商局党组报告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安排,请领导、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情况
2010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企业服务年"、 "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努力在"全省系统争一流、市直部门争先进",各项工作 "纵比提幅度、横比进位次",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最近召开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再次蝉联"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单位"。在文明单位创建中实现了"满堂红",其中:有12个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机关"称号。去年,省局和市领导21次对我们的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全市系统人心思上,人心思干,呈现出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强基固本、加快转型,基层建设大变样的一年
基层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石。基层建设是我们近两年抓的重中之重,亮点中的亮点。在深化"小局大所"改革,将全市206个工商所整合为134个,人员全部达到10人以上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工商所分类管理,实施《工商所"一制通"考核办法》,突出做到了"三抓":一是抓规范。我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抓起。静态规范,就是按照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标识规范方案》,对工商所进行了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全面规范,统一了形象标识,规范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设置,使工商所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做到了由人改造环境,再以环境塑造人;动态规范,重点是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职能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了网格化监管,规范基层人员的监管、执法、服务等行为。目前,工商所80%以上的工作都在网格内完成,网格化监管成为了基层工作的主抓手。二是抓保障。全市系统累计投入1676万元,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和执法装备条件。其中,市局挤出资金268万元,市、县财政给予180多万元的补助,为工商所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装备"流动执法服务车"和1000台电动巡查车,将省局统一采购的54辆执法车全部配备到工商所。建立市局领导联系县分局、机关科室联系工商所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机关与基层之间形成了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抓形象提升。通过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全市已有113个工商所达到一类所标准,占总数的84.3%,老所旧貌换新颜,新所形象大提升,基层干部职工爱所、兴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各项监管服务职能履行到位,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如工商所"流动执法服务车"定期到农村集市监管服务;我们面向社会作出承诺:只要拨打12315,工商所"流动执法服务车"随时随地上门提供办照服务等,很受业户好评。去年,市五大班子、省局党组领导,省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县区领导都先后到工商所进行了视察。市人大视察团视察后,集中点评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感到一股新风、一股正风、一股清风、一股春风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清新提神、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发展、力促转调,社会地位大提升的一年
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威、有威才能有位"的理念, 在服务发展中实现了七项新突破。一是增加市场主体总量实现了新突破。在2009年开展"大走访"活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大回访"活动,摸清后金融危机时期市场主体的运行特点,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提交调查报告,服务宏观决策,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增加总量、扩大规模。市委连承敏书记批示指出:"大回访"就是大服务,大服务才能大推动、大发展。去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94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了5.49%、21.26%。以限制"两高一资"、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引导变更或注销产能过剩企业456家,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助企融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继续大力推进"三押一推"工作,深入开展了"联手助企促发展"活动,共帮助中小企业融资241.52亿元,同比增长了116%,列全省第一位,其中创出了费县国电动产抵押融资20亿元、金锣集团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10亿元两个全省"第一单"。三是推动实施商标战略实现了新突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509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17万件,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三位。有4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8件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总数分别达到18件、127件。我市驰(著)名商标数量跃居全省第6位。四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沂南黄瓜""莒南板栗""临沭柳编""蒙阴蜜桃""武台黄桃"等5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到8件,"沂州海棠"已进入初审公告期。总局在我市召开了地理标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以"**市经纪人协会"成立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全市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147户、农村经纪人8903户,总数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位和第四位。加快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指导签订农业订单1万余份,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五是服务"大商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积极参与筹办了首届"临博会"及第六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邀请48家全国知名市场参加了盛会,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作了精彩演讲,推动阿里巴巴与我市部分市场签定了《电子商务合作发展计划框架协议书》,为我市市场转型升级,实现有形与无形"两个市场"的有机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继续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全市省级"文明诚信市场"达到12处、市级"文明诚信平安市场(商场)达到44处。总局刘凡副局长第三次来到**,评价"南有义乌、北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对物流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向市政府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张少军市长作了重要批示并印发全市,市政府在我局设立了"规范发展商贸物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六是推进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新认定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19家,全市国家和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分别达到18家、239家、422家。指导帮助6家全省社会责任试点企业建立起了完整的履行社会责任机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帮助企业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351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党组织1831个,覆盖率达到89%。在**商城内打造与沂蒙精神相辉映的"红色商人"队伍,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亮点。市个私协组织个私企业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73万多元。七是推进企业内部二三产业分离实现了新突破。帮助243家企业进行了二三产业分离,吸纳就业人员1.1万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张少军市长指出:"工商部门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表现出了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强化监管、规范执法,公众威信大增强的一年
加强对职业风险防范研究成果的应用,对内坚持从基础、从难点、从行为、从内部管理、从建立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抓起,首要抓主体,突出抓程序,重点抓制度,严格抓落实,深入防风险,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对外切实规范各类市场秩序,重点做到了四点:一是抓重点,保平安。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乡镇)"创建活动,创建率达到50%。进一步巩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四项制度",落实食品经营者自律"三条线"标准,开展工商所食品安全追溯应用系统考评活动,提高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在美容服务行业推行了服务"一卡通"等五项制度。加大公平交易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公共服务行业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共查处公平交易案件956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30件,其中商业贿赂案件62件,巩固"无传销社区(村)"创建成果,将打击传销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保持了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第二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51件,商标违法案件393起。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广告违法案件260起。组织开展企业登记代理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代理机构11家,吊销营业执照1家;查处"三虚一逃"违法行为94起,向司法部门移送案件8起。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查处农资违法案件643起。强化了对品牌汽车销售的监管。去年,全市系统共查办各类案件3.67万件,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二是多指导,促和谐。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被评为"2006-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严格落实行政指导、合理裁量、统一掌控、案后回访等制度,慎用吊销营业执照处罚方式。在企业年检中,要求网格责任人逐户上门提醒年检,实地调查未检原因,并延长一个月的年检时限,受到了企业普遍好评。三是善借势,提效能。去年是我市的"创城"攻坚之年,我们牵头开展了"三难之首"的"创卫"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市区39处农贸市场、13处集贸市场整治前模拟检查无一达标,整治后全部通过验收;认真落实分工职责,在我市喜获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地级市第一名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了市场秩序整治"主力军"的作用。与此相结合,深入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整治户外广告等工作。推动将无照经营治理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市区及各县城区重点街道、重点市场业户持照亮照率达到98%以上。城乡户外广告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做到这些,关键就在于我们借势推进,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四是建平台,促维权。继续围绕打造"四个平台",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去年,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各类咨询申诉举报7.5万件,同比上升7.18%,处结率、满意率达到99.49%。总局消保局孙文序局长予以高度评价:总局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四个平台"建设的意见,在**得到了完整体现,这在全国工商系统走在了前列。各级消协围绕"消费与服务"年主题,深入开展消费知识宣传、行业消费调查、"霸王条款"点评等活动,成功调解消费者投诉1961件。去年,全市工商系统、各级消协共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66万多元。
(四)2010年是全市工商系统树立形象、展示风采,队伍面貌大转变的一年
去年的工作之所以取得新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注重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升素质,把形象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基础打的比任何时候都牢,突出做到了"五个坚持不懈"。一是坚持不懈抓班子,讲团结,增活力。各级班子认真贯彻市局党组提出的六点要求,"精诚团结和为贵,努力工作多奉献,开拓创新求突破,狠抓执行强落实,廉洁自律作表率,完成目标无余地",团结和谐、谋事干事、创先争优的氛围达到了新高度。同时,严格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科级干部24名、交流23名,及时递补、充实了县级局班子成员8名,落实了117名符合条件的公务员享受副科级工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二是坚持不懈抓队伍,比学习,增本领。大力强化队伍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65个班次,培训人员2.2万人次,人均参训5次以上。用好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每周一案"、"每月一法"学法活动,在总局举办的网络培训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继续开展八个"十佳"评选活动,选拔爱岗敬业先进典型在全市系统巡回演讲,选调117名基层人员到市局机关挂职,培养出了一批岗位能手。注重加强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成为了工商工作的重要新生力量。三是坚持不懈抓基础,强保障,促转型。顺应"两费"停征后财政保障体制的新变化,大力强化预算管理,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化解历史债务1179万元,全市系统财务保障步入了健康良性运转的轨道。省局在我市召开了财装工作会议。加强信息化应用,深入推进"数字工商"建设,改造升级了12315、财务管理系统,新开发应用了网络安全管理、工商所报账管理等系统,加强数据质量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一点通"。深入创建"平安系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大力加强档案、统计规范化建设,被认定为"全省档案管理考核先进系统",有6个县分局被认定为省级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保密、文秘、政务信息、计划生育、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有序开展,为整体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坚持不懈抓落实,提高队伍的执行力。大力强化政务督查、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选取12项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每月一记录、每季一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五是坚持不懈抓廉政,正行风,树形象。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全面推广应用了"电子监察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网上运行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监控。省局和市纪委先后在我局召开现场会,推广了我们的做法。我局作为市直部门唯一代表接受了省纪委科技防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深入开展廉政文
2011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11-01-21 12:29:1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79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