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11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总结讲话发布:2011-01-18浏览:2324下载125次收藏

在2011年xx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转型发展奋力开放崛起 为xx“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1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和xx发展跃上新台阶、步入快车道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在总结成绩和经验中继续加速前进
去年,我们以“两城”建设为总揽,坚持“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扩内需、惠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去年是我们各方面工作成绩最集中、最明显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综合实力跃升最快、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一年。一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09年逆势上行、强劲增长的高基数上高增长,实现“四千一百”的历史性突破,即全市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近千亿元,“两年投资千亿计划”超额完成,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领先,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共同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统筹“三次产业”、“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奋进年”成效显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利润增长41%,其中高技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8%、118.5%、71.2%、37.5%。全市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由177个减少到110个,煤矿由576个减少到171个。关闭取缔高污染企业214家,完成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301个,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37%,“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1%。三是开放承接展示新成果。全国加工贸易承接地经验交流暨工作座谈会在xx召开。出口加工区二期、农产品集中验放场、铁路物流中心暨铁海联运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建成标准厂房203.6万平方米、在建91.8万平方米。新引进中国保利、中化、恒大等战略投资者和富士电梯、骏峰电子等转移型企业338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内资分别增长13.8%和16.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和到位内资分别连续9年、6年位居全省第二位。四是城乡建设焕发新面貌。城市、交通三年大会战主要任务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改造提质基本完成,城东、城西和武广等新区建设加快,“郴资桂”加速一融城,实施“绿城攻坚”,城市综合承载力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衡茶吉铁路和厦蓉等4条高速公路进展顺利,临桂、资炎等5条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县域经济焕发活力,各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扩容提质,农村联乡通村公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五是民本民生取得新进步。加大民生投入,推动社保扩面提标,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教育、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民本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0%以上。一着力推动创业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8%和15.2%。扎实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公路治超”和“限摩规电”等工作一取得显著成效。办好了纪念撤地建市15周年等大喜事、大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局面,重拳开展打黑除恶,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上升到全省第二位。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战胜了天灾、人祸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一次接一次的风险和挑战,克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问题和困难,发展虽一波三折,但最终逆势而上,低谷奋起,后发赶超,重开了xx发展的新气象,总体呈现出心齐气顺、团结干事、和谐和美、风清气正的局面。“十一五”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十一五”虽然开局受挫、困难叠加,但我们没有被一时的困难和危机吓倒。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和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总开关”,科学确立“两城”建设宏伟目标和一揽子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敢于“跳起来摘桃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奋力推动xx后发赶超、科学跨越。事实证明,只要咬定发展不放松,真抓实干,敢闯敢干,后程发力也可以后发赶超。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3、1.5、和3.2倍,其中后两年累计分别是前三年的1、1.1、1.8倍。二是科学研判形势,不断调整提升发展战略和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发展、抓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把做好当前工作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不断调整提升发展战略和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从“打基础、创环境”到“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这些战略理念和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提升;既符合发展大势,又契合xx特色和阶段性要求,有力地促进了xx科学跨越发展。这些战略引领着xx城市、交通、园区等基础平台的全面提升和产业结构的加速优化、升级。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十五”末的42平方公里扩大到62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由36.8%上升到41.5%。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达572公里,已基本形成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二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43.4%提高到51%,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水泥建材、煤电和风电开发等产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转型升级项目,xx成为华南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湖南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后备上市企业名单。三是着眼提升区域竞争力,把突出和放大优势作为发展的条件和取向。一个地方的潜在优势,需要不断放大和合理运用才能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我们从战略上确立“两城”建设目标,立志湘南率先、省际领先、湖南争先,争当湘粤赣省际区域发展领头羊和湖南新的增长极。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着力放大交通和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资源优势,不断提升xx的区域发展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xx已成为中西部城市中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开放高地之一,各种要素开始加速向xx聚集。浦发、光大、交通、长沙等外地商业银行来郴设立金融机构;中国五矿、云锡集团、中化集团等行业龙头在xx开展战略投资;台达电子、高斯贝尔等电子信息企业纷纷扩建产业基地;太平洋建设集团、恒大集团等则瞄准xx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xx的发展前景。四是注重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做到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才能真正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只注重单纯的经济增长,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实现包容性增长。“十一五”时期,我们全面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成功试点。在经受多次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五是勇于解放思想,凝聚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法宝。面对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束缚,必须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敢于攻坚克难,敢于非禁即入,敢于创新突破,决不能思想僵化、囿于守成、畏难不前。近年来,我们正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创造性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一何题。同时,注重发挥精神层面的力量,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树立选贤用能、提优调庸的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局面,凝聚了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这5年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说明xx的干部群众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办好xx的事情;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是坚强有力的;充分说明我们确立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科学的、务实的、符合xx长远发展的;充分说明我们坚持抓发展、快发展、好发展是得人心、顺民意的。一我们要不断丰富和深化这些经验与启示,努力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收官孕育开局,结局昭示开端。“十一五”交出圆满答卷,为“十二五”发展积蓄了底气、后劲。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问题,最突出的是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的任务相当艰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机制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提高城市首位度、加快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扩大投资、大抓项目建设、加快后发赶超的任务相当a巨,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维稳、改善民生的任务相当艰巨。差距蕴含潜力,压力催生动力。历尽艰难,乘风破浪,扬帆已过万重山。当前,xx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国际通行的城,市经济样本分析,gdp过千亿、财政收入过百亿、人均生产总值过3000美元,将成为竞争力评估、金融支持、产业转移的高关注度地区,进入一个要素聚集、发展加速、水平提高的新阶段。因此,站在这个新起点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开拓进取,继续加速前进,推动xx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腾飞。
二、在科学研判大势中敏锐抓住机遇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新一轮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持续推高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全球性通胀压力加大。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结束,世界经济更加扑朔迷离,复苏进程必定艰难曲折,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我国经济运行更是面临“两难”选择,既要保增长、又要转方式,既要抓投资、又要防过热,既要促消费、又要防通胀,既要扩内需、又要稳外需,既要抓改革、又要保稳定,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互联,宏观调控压力更大,通胀预期管理更难,汇率、利率调整更加频繁,土地、信贷闸门更加关紧。“平衡”将是今年国内经济的重要特征,发展要在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之间求平衡,政策要在宽财政与紧货币这一放一收中求平衡。但发展仍是主旋律。中国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实现率先复苏、强劲增长的发动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潜力巨大,但同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加快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从省内看,湖南迈入“十二五”发展新局,将全面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继续实施长株潭、大湘南、大湘西三大版块区域总体战略,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力争中部率先崛起,总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努力扩大投资、加快发展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从自身看,xx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转型发展的深化期、开放崛起的关键期、“两城”建设的攻坚期。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放眼全局,把握大势,既踏准国家宏观调控的节奏,又灵活应对,反弹琵琶,学会逆周期操作,努力创造xx发展的“小环境”、“小气候”,开辟加快xx发展的新天地。
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要把握四个特点。第一,看发展走势,上行力量与下行力量交织,上行力量是主导。按照经济发展周期规律,世界经济处于危机、萧条之后的复苏阶段,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科技革命,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速发展,蕴含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长期增长的力量和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面临“十二五”开局,新规划中所孕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收入分配调整与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内容,将带来强烈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有效对冲各种下行压力。第二,看发展模式,保增长与转方式任务叠加,转型发展是必然要求。抓发展是硬任务。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如不加快发展,就不能缩小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如不加快转型,今后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难,我们必须把保增长与转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第三,看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加快转换,增长极将更趋多元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扩大内需战略并摆在首位。“三驾马车”的动力结构将由过去的“投资主导、外贸驱动”转变为“内需主导、消费支撑”。中国将进入“消费拉动时代”,“收入--消费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2011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