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民政局综合目标管理及机关效能建设述职报告

栏目:述职报告发布:2011-01-15浏览:2439下载234次收藏
根据《县直政务和社会事业管理部门2010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县2010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精神,现将我局2010年综合目标管理和机关效能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建立救灾防灾机制,救灾防灾能力逐步增强
1、及时核灾报灾,妥善安置灾民生活。今年汛期灾害频发,我县先后四次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的袭击,全县12个乡镇普遍受灾,损失严重。一是及时核查灾情。每次灾情发生后,班子成员带队组织专班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核查灾情,做到了随报随查,确保了各类灾害信息的准确上报,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妥善安置灾民生活。二是及时向省、市业务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和物资扶持,今年累计下拨救灾资金348万元,发放救灾帐篷80顶,棉絮棉被2000床,单衣1000件,保障了灾民灾后生活和灾后重建。三是全力落实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成立督导专班分赴12个乡镇现场指导和督导,并提请县政府协调扶贫、住建等部门筹集资金387.2万元,按标准拨付到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户手中,确保了422户灾民在9月底全部住进新居,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检查验收。
2、加强灾害信息员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我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各乡镇、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并按救灾应急预案建立了灾害信息员网络,明确了专人为灾害信息员,全县共有灾害信息员478人,实现了突发灾害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努力减少各类突发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示范区创建活动。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以及展牌、宣传资料和“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抗灾救灾和自然灾害情况、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全县人民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了自救和互救能力。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示范区创建活动。按照创建国家级减灾示范社区要求,在九畹溪镇界垭片区开展了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目前,创建的“**县九畹溪镇界垭片区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区”得到了民政部、省、市专家组认可,并已获得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4、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确保灾民得到及时救助。救灾款物严格按照“受灾户申请、群众评议、村组初审,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发放程序,准确界定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审批结果通过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施阳光操作。并由审计、财政和民政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县12个乡镇的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了救灾款物全部发放到受灾户手中。
(二)加强城乡低保核查扩面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
1、深入开展农村低保扩面工作。在农村低保扩面工作中,按照省厅关于农村低保复查扩面的通知要求,印发了《**县2010年农村低保复查扩面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入户调查、群众评议、乡镇集体审核和县局领导集体审批的程序,进行了农村低保扩面。通过扩面,新增农村低保3918户8189人,全县共有农村低保12242户25233人,占全县乡村人口的8%,人月平补助水平达50元。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群众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2、切实加强城市低保动态管理。在年度核查中,始终坚持评议听证制度和公示公开制度,不断加大动态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程序,加大核查力度。全县共新增583户790人8.92万元,取消999户1455人17.46万元,调增7028人次7.55万元,调减28人次0.68万元,累计动态管理率为13.45%。截止今年年底共有城市低保3953户6983人,月保障77.5万元,人月平111元,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11 %。
3、全面完成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从3月10日至6月底,深入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对全县范围内的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情况、救助对象审核审批情况、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经办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清查,取消农村五保重复享受城市低保687户693人,取消县福利院“三无”人员重复享受城市低保35户36人;取消城市低保对象死亡、条件好转的37户45人;取消孤儿重复享受农村低保104人;取消已死亡、没及时上报的农村五保18人。进一步规范了各种社会救助证的发放工作,对少数乡镇证件发放不及时、年检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整改。
4、积极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中,采取入户调查、收入核算等办法,对原已认定在册的149户385人进行了全面核查,对今年新申请的家庭进行了最终核定,全县共有城市低收入家庭353户895人。
(三)完善医疗救助体系,逐步提高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水平
1、着力完善和落实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一是修订完善了《**县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对困难群众实行分类救助,提高了救助比例和标准。二是启动医中救助,实现了医疗救助的“三办合一”,与全县13家定点医疗机构联网,进行网上申报审批,医院垫付救助资金,减少了申报审批环节,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就医。今年以来,共实施医疗救助2484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60万元,门诊救助87.31万元。三是按照对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部资助参保参合的原则,共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4382人,支出资金71.24万元,其中城市低保6983人,农村低保25233人、五保、孤儿2166人。
2、加强对城乡低保中重度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救助。按照《**县重度精神患者住院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重度精神病的治疗救助。与定点医疗机构续签了定点协议,并进一步提高了救助标准,延长了救治时间,确保了救治效果。今年共实施重度精神患者住院医疗救助180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4万元。
(四)规范农村福利院管理,努力改善五保供养环境
1、出台《农村福利院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农村福利院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福利院规范化管理,切实维护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县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提升,局组织专班,对全县农村福利院开展了调查研究,结合全县农村福利院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县农村福利院管理实施办法》(秭民[2010]24号),指导全县农村福利院规范化管理。
2、积极开展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创建活动。今年,我局多方筹资90万元,为全县20所农村福利院统一配备了1920套床上用品,确保每位院民有双垫双盖被褥。同时在农村福利院开展规范化建设管理年活动,实施“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生活标准、统一配备服装、统一床上用品、统一医疗保障、统一人员待遇,从福利院的规划建设,到老人的吃、穿、住、医、葬等进行全方位的统一规范。通过多措并举,我县农村福利院供养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归州镇农村福利院得到省低保中心和市民政局的高度评价,并成功创建为全省模范农村福利院。
(五)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1、全面落实优待抚恤待遇。一是确保了抚恤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全县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2556人,全年共发放优抚资金1060万元,每月25日通过一卡通直接将抚恤补助发放到每位优抚对象手中。二是切实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医疗问题。认真落实秭政规[2009]4号文件规定,全年共发放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和补助132万元。其中资助参保参合84万元,门诊医疗补助12万元,住院补助36万元。
2、认真落实退伍安置政策。一是积极推行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鼓励支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组织68名退伍士兵进行了就业能力培训,已全部推荐就业。二是按照安置政策,对城镇退役义务兵、伤残军人和退伍士官对象33人,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助安置,发放安置金101万元。同时对2004年至2006年“城占农”退役士兵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助安置,全年共安置32人,发放安置资金60万元。
3、广泛开展双拥创建活动。今年,我局以创建省双拥模范县为契机,积极开展双拥创建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完成双拥创建专题片拍摄及制作,收集完善了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装订成册。二是扎实开展双拥活动。走访慰问驻秭部队官兵,集中收治重点优抚对象,深入开展“关爱老功臣”和“手拉手帮战友”活动,掀起双拥共建活动高潮。三是完成军民共建示范点建设。把少年军校驻香港部队**希望小学作为军民共建示范点,投资6万元对校园内外环境进行了改造,印制了国防教育课本,立足少年军校特点制作了国防教育宣传墙和宣传橱窗,校园国防教育和军校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彰显。目前,已通过市双拥办的验收,正在积极筹备接受省双拥办的验收。
4、切实维护优抚群体的稳定。在维护全县优抚对象的稳定上,我们积极主动,反应迅速,采取果断得力的措施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建立了困难优抚对象关爱制度。发动各双拥成员单位“关爱老功臣、学习老功臣”,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功臣解决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如县地税局积极响应,为郭家坝镇夫子头村困难优抚对象王学顺送去慰问金1000元,并邀请他为地税局干部职工宣讲革命传统和英雄事迹等。二是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今年以来,受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复退伍军人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坚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原则,采取重点排查、走访座谈、了解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的办法,做好了重点人员的维稳工作。特别是得知“抗美援越”老战士拟于6月9日在宜昌举行联谊会的情况后,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成功地制止了聚会,确保了稳定。三是热情接办优抚对象来信来访。对前来办事和咨询的优抚对象,坚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访162人次,办理来信15件。确保了全县优抚群体未发生赴省进京或集体上访事件。
(六)深入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成效
1、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村、社区重大事务“五议五公开”的意见》,制定了《**县村务公开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督查整改活动方案》,以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全县村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县尚未达标的34个村,年底将通过检查考核验收,可以达到示范村标准。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了难点村的治理工作,茅坪镇兰陵区村、泄滩乡陈家湾村、沙镇溪镇台子湾村、郭家坝镇郭家坝村4个难点村通过集中治理达标。
2、积极开展“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工作。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农村社区理事会为平台,以完善和建立新型的村民自治模式为目的,以推进管理民主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新途径。基本实现了领导协调机制、社区建设规划、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各项服务、社区各项管理全覆盖,并受到了民政部评估验收组的高度评价,评估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达到了全覆盖的要求。我县“撤组建社”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今年荣获“湖北省社区建设工作创新奖”三等奖。
3、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及“和谐社区”创建。一是组织专班对城镇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专题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出台了一些具体办法和措施推进城镇社区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社区环境不断美化,社区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区矛盾纠纷逐步减少,居民之间关系和谐融洽,社区居委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显现。通过创建,桔颂、滨湖,归州社区(居委会)已达到和谐社区标准。
4、有序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成了全县第二届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选拔、推荐和申报工作,并在杨林桥镇开展了农村社区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表彰及培训,对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示范点进行了授牌。二是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素质,组织全县社会人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73人报名,其中63人参加了考试,部分参考人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加强边界地名管理工作。一是创建“平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民政局综合目标管理及机关效能建设述职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