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快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对农业的生产投入不断增加,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是受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xx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贫富悬殊愈来愈大,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问题。xx镇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三农”工作突破性发展已经面临新的课题选择。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田少地薄,种植模式传统单一。受地质、地理环境影响,农村高产田、当家地少,且大部分是低产田。种植结构虽然在近几年有所调整,但传统模式仍处主流地位,比如以粮油生产为主,豆杂生产为辅,却产量低,将近满足略有结余。农民还处于比较典型的小农生产观念。
2、养殖结构规模小。出栏、出笼上市率不高,基本还是自食为主。农户养殖一般养猪2-3头,养鸡10-20只,养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很好的开发利用。近几年小养殖虽有所发展,但缺乏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和规模化发展。
3、山区加工行业不景气,农产品难以增值。农民用来交换的商品大多是作为原料出售,如粮食、油料、其它农产品,很多只经过了农业生产这一基础环节,深加工和精加工很少,农产品投放到市场还需较高水平的加工、包装、品牌效应。
4、 打工经济以劳力输出为主,技术含量低,打工经济增收缓慢。在农闲时节大部分富余劳力外出创收,但没经过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很多还是凭简单力气创收,而且从业的行业劳动条件差,生命保障风险大,结算工资有时得不到保障且工资偏低。
5、农民消费观念陈旧,制约了收入的增长。随着社会信息化环境的改善和进步,山区农民近几年来素质上虽然普遍有了很大提高,但思想观念较发达地区农民要落后很多,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落后,人为地扩大了支出成本,它们除维持基本的生活外,还有许多开支项目,其中很多支出是很不合理的。
6、农村抗灾、避灾能力比较弱。一是自然灾害,如果当年不风调
新形势下如何加快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本文2011-01-14 17:03:5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