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1-01-09浏览:2488下载196次收藏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力资源开发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努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提质增效、服务“三农”为主线,按照“提高—转移—维权—增收”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及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把劳务经济作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转移输出的规模和效益。一年来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今年我办坚持把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培训转移效益作为核心内容来抓,积极争取,认真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狠抓劳务订单、转移输出、跟踪问效和维权服务工作。把打造劳务产业、培植地方产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打造湖滨旅游城市的发展思路相结合,同时把培训转移作为今年“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拓宽项目覆盖面,全力推动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年来,我办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1、转移输出工作。

截至2010年12月,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0.8808万人,占计划任务10.83万人的100.47%,其中:省外转移6.77万人,省内县外转移3.27万人,县内转移0.84万人;有序转移8.17万人,占计划任务8.12万人的100.62%。实现务工工资收入10.58亿元,占计划任务10.57亿元的100.09%,实现务工纯收入6.28亿元,占计划任务6.25亿元的100.48%。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18万人,占市下达任务1万人的118%。

2、完成示范基地和大面扶贫培训

①2009年度项目

2009年度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于2010年5月全面完成,引导性培训84期6642人,占下达任务数6000的110.7%。示范基地项目培训22期800人,占下达任务数800人的100%。于2010年7月16日邀请县财政、扶贫、农业局、纪委派出第三纪工委等7个部门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并验收为合格项目。

②2010年度项目

至2010年7月开展培训以来,一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54期3507人,占培训任务5000人的70.14℅。完成转移3507人,占培训人数的100℅,全是就地转移。二是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项目,共开展电工、焊工、厨师、计算机、果树工、蔬菜工等专业的技能培训24期831人(施工区移民技能培训300人),完成任务数1100人的75.55%。转移812人,全是县内转移。

3、2010年务工人员夜校培训工作

务工人员夜校培训工作是市政府向市人大代表承诺办理的8件惠民实事之一,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为培育新型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于8月30日全面完成2010年细沙乡夜校务工人员培训任务,共开设电工、焊工、厨师、计算机、种植业、养殖业、党员实用技术等培训58期3181人次,占任务数3000人的106.03℅。其中:完成务工技能培训27期1238人(长期技能班培训11期321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21人,占任务数280人的114.64℅;基本技能培训16期917人),完成种植业、养殖业、党员实用技术等引导性培训31期1943人次,占任务数1720人次的112.97℅;共完成转移3181人,占培训人数的100%,全是县内转移。

4、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体系,逐步更新农村人力资源台帐。

①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体系

在原先建立的xx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办公室网上,按照要求,我办于2010年11月24日增设了农民工“网上菜单自选”培训内容,将全年培训计划、培训补助标准及用途、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务工指南、企业招工简章等公布在网上,方便我县劳动力查询,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接受社会务界人事的监督。

②农村人力资源台帐

在原有的农村人力资源台帐的基础上,将超过55周岁的劳动力从台帐中排除,达到16周岁的添入台帐中。各乡镇人力资源办进村入户实际调查统计,县人力资源办汇总。据统计显示,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16876人,其中男118585人,96357女98291人,并将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客观真实地统计各种报表,按时按质地上报。

5、做好务工人员和留守群体的服务工作。

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务工,少部分务工人员由于文化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在城里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大多数子女都由爷爷、奶奶看管。同时有的务工人员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我办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于“七.一”前夕采取引导、鼓励的方式,购买化肥、书包等学习用品看望慰问留守儿童1户、留守家庭1户,困难群众2户。引导他们向健康的心理发展,正确面对,克服困难。

6、做好“两引”工作,即回引创业和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就业。

根据对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统计,目前我县务工人员在市内创业的大多集中在本县,分别从事水电、建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种植业、养殖业、餐饮、商店、农产品流通、装潢等,100—500万的4人,50—100万元的8人,10—50万元的87人,10万以下的300人,总投资额3778.3万元,总收入2516.85万元,共吸纳农村劳动力1199人。我县2010年共引进4家外地企业,分别为四川泸洲兴隆房地产德昌分公司、四川禾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新洪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投资24700万元,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240人。

7、引进用工企业,招开现场招聘会,促进我县劳动力就业

努力宣传,营造氛围,认真落实“特别行动”精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对山东、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省的50多家用工企业进行考察,选择“务工条件好、用工规范、工资福利待遇好”的11家用工企业到我县开展劳务现场招聘会。共举办10场招聘会,参加现场招聘的农民工达17450人(大型招聘会2场,参加现场招聘的农民工达7400人,中小型招聘会8场,参加现场招聘的农民工达10050人)。其中: 4月18日xx县人民政府与山东省高青县人民政府举行了“劳动输出友好县”揭牌议式,于2010年4月19日和21日,山东省高青县的“钜创纺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