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2010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xx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结合县情,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政策扶持和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着力在创业培训、转移就业、信息引导和维权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0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培训情况。上级下达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7900人,实际完成培训7920人,占培训任务的100%。其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2050人,占项目任务的100%;完成省级基地培训120人,占项目任务的12%(培训时间从2010年7月~2011年6月);完成大面扶贫培训1020人,占项目任务的100%;在天星镇完成夜校培训3000人,占项目任务的100%,开展其他引导性培训1730人。
(二)转移情况。累计转移任务6.77万人,截至目前,已完成劳动力转移6.77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0%。其中,有序转移4.67万人,占任务的100%;有组织转移1400余人,占任务数的100%。
(三)务工收入情况。目前,已实现工资性收入6.6亿元,占任务的100%;纯收入3.91亿元,占任务的100%。
(四)台帐建设及服务网络建立情况。建立健全了劳务信息网络体系、培训台帐、“两引”台账和转移输出台帐,更新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台帐;加强返乡务工人员动态监测预报和聘请司法员为xx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法律援助服务。2010年,我县引进务工人员在市内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种养业、餐旅、装潢等行业的共208户,总投资7052.8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990余人。
二、在培训中的主要做法
(一)严格基地认定。在基地竞聘中,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2010年xx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竞聘方案》。在全县发布了《关于认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公告》,将认定条件、认定时间、认定程序、报送材料等内容向社会公布。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局、农业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的6家培训机构进行了认真的审查评估,并将认定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最后xx县惠农培训站、云南新子路职业技能培训站、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培训站、昭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站、昭通江城职业培训站和xx职业高级中学职业培训站等6家单位都被成功竞聘为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新闻、标语横幅、宣传手册和乡村广播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广泛宣传,把培训转移的各项优惠政策传达到家家户户,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扩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二是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县广泛对创业致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走出家门闯天下。截止目前,累计召开县、乡、村座谈会23场次,宣传咨询活动34场次,发放《农民工进城务工知识读本》、招工简章等宣传资料4.6万余份,接受劳务咨询5800余人次。
(三)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一是健全组织,明确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牵头,把责任分解到乡镇,一把手负总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任副组长,财政局、农业
某县2010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本文2011-01-09 17:01:29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