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县委政府信访局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的信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妥善处置和协调解决了大量的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为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现就我局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51件次,同比减少7.03%办结1110件次,办结率为96.44%。分类分析:在1151件次的信访问题中,求决类890件次,占信访总量的77.32%,建议类65件次,占信访总量的5.65%,申诉类64件次,占信访总量的5.56%,揭发类76件次,占信访总量的6.6%,其它类56件次,占信访总量的4.87%。呈现特点:一是领导更加重视,全县各级各部门大信访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城市管理滞后带来的群体来访增多,重复访频率高;三是政策性热点突出。主要是移民政策、城市拆迁政策和水麻路的征地拆迁政策的方式及补偿标准不一样,群众不理解国家政策,使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四是信访秩序维护难。
二、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信访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等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千方百计抓紧抓好,做到长效机制、领导重视、网络建设、经费保障四到位。一是长效机制到位。自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后。对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使信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二是领导重视到位。今年,争取县委专题研究信访工作2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信访工作5次,召开全县信访工作会议1次、信访联席会议4次,认真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信访工作有关精神,深入分析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周密部署各项工作。此外,书记、县长在工作中还率先示范,亲自带头接待来访群众,分别主动承担了1个行政村、2个重大项目的下访任务和2个重要信访件的包案工作,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投身信访工作中,形成了县委统揽全局,县四套班子分工协作,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大信访工作格局。三是网络建设到位。县直各单位落实了至少1名信访专(兼)职人员,各乡镇信访办均有3名工作人员,村(社区)均设置信访便民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1名,在每个重点村(居)民小组落实了至少1名信访信息员。目前全县共有信访专职人员106人,兼职人员25人,村组信息员94名,基本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信访工作网络。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安排了50万元信访工作经费。
(二)畅通渠道,认真接待来访群众。
1、积极为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搞好服务。严格按照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要求,认真为领导干部大接访搞好服务工作。今年以来,书记、县长每月到信访局接待,每星期都安排一位县级领导到县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书记、县长率先垂范,按时到县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不管群众态度如何激烈、时间再长,领导们都坚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细心询问相关情况、耐心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全年,县委政府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158件990余人次,当场解决处理76件,转相关职能部门82件。
2、认真抓好日常来访接待工作。一是热情接待,做到“四心三声” ,即接待群众热心、细心、耐心、尽心和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二是详细记录反映问题,做到“四清楚”,即:来访人基本情况清楚,反映问题的地点、时间及产生的危害清楚,上访人反映的诉求清楚,要求处理的政策法规依据清楚。三是争取对反映问题做出即时处理:对政策法规不了解的,及时向其宣传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时消除误解;对反映问题不实,有虚假成份的,应做出正确解释,消除其思想上的疑虑;对无理取闹者,在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严肃批评其错误,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上访人进行了治安处罚。
3、切实抓好网上信访工作。为降低群众信访成本,高度重视群众网上反映问题办理工作。对每一件网上信访件都进行认真的阅批,并转相关部门办理,及时回复,没有发生因工作滞后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重复上访或到信访局再次上访。今年,共接到群众网上信访件
2010年县委政府信访局工作总结
本文2011-01-09 16:59:56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