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劳务输出局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要点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强有力指导下,在县级各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配合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达小康、建设新xx”的目标,认真落实“抗大旱、保民生、农民减产劳务补”的工作主题,为全面完成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本概况
总人口情况:2009年全县户籍总人口10.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7.3327万人。
农业人口劳动力情况:16-55周岁劳动力40304人,年龄结构情况:16-17岁的1401人,占3.4%;18-35岁的19062人,占47.2%;36-45岁的11417人,占28.3%;46-55岁的8424人,占20.9%。
文化结构情况:小学文化以上的18425人,占45.7%;初中文化的有19730人,占48.9%;高中文化以上的有2149人,占5.03%。
乡土人才状况:木工924人、泥工1744人、电工1025人、焊工945人、石工2368人、种植能手164人、养殖能手276人,驾驶与维修1149人,商业营销1598人、缝纫与加工202人、餐饮旅游服务714人、家政保健服务135人、电脑操作405人、十字绣975人,其他1403人。
二、目标任务
2010年,我局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三大目标、巩固两大平台、开办一所夜校”(“321”工作目标)。
“实现三大目标”即:一是实现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以上;二是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三是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82亿元。
“巩固两大平台”即:一是巩固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巩固维权保障平台。
“开办一所夜校”即:选择一个乡镇开办一所农民工夜校、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
三、工作思路
我局的工作思路是“强化五项建设,建立五个机制,构建五大平台”(“三五”工作思路)。
“强化五项建设”即: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廉洁勤政建设、四项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建设、工作台帐建设。
“建立五个机制”即:建立组织领导机制,督促检查机制、综合协调机制、创新载体机制、宣传报道机制。
“构建五大平台”即: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维权保障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市场对接平台、回乡创业平台。
四、完成情况
(一)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5200人次,占县下达任务数25000人次100.8%。
(二)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84亿元,完成县下达任务1.82亿元的101%。
(三)全县共开展各类培训48期5313人,占县下达任务数5000人的106%,其中:技能培训23期1981人,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妇女培训等25期3332人。
(四)农民工夜校开展培训29期3013人,占市下达任务数3000人次的100.4%。
(五) 举办特别行动计划现场招聘会4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聘用400余人;新增转移输出2300余人;新增务工工资性收入2300余万元;新增务工纯收入13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由于成效显著,2010年6月,县劳务输出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劳务输出先进集体。
五、主要做法
我们在工作中的做法主要体现为“六抓五带”:
“六抓”即:
(一)加强领导,抓组织建设。县、乡(镇)分别调整充实了领导组,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层层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定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劳务输出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及年度计划,切实做到有机构办事,有组织领导、有动员部署、有责任落实、有年度计划、有考核办法。
(二)扩大宣传,抓氛围营造。在工作中,我局结合实际,主要采取新闻宣传、入村户宣传、会议宣传、资料宣传、引进企业现场招聘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扩大知晓面,提高知晓率,求得群众的支持,做到工作在即,宣传先行。全县设立宣传点30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外出务工常识读本7000余本,召开会议宣传80场次,入户宣传1000余户,走访企业宣传20个,举办现场招聘会4场。同时采取与省市县各新闻单位合作,开设“劳务输出,助农增收”专栏,自办工作动态等形式,营造浓厚气氛,全年省市县各刊物刊载我县各类劳务信息及事迹报道166条。
(三)实施工程,抓方式创新。结合实际,在全县20个村、9个社区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素质提升暨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1次,每次每村(社区)培训2-3天,整个培训过程严格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培训教师、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对象、统一培训时间、统一抓好管理、统一落实责任、统一筹措经费。全年已开展集中大规模培训2轮,内容涉及务工维权、家庭教育、农业科技、社会救助、法律法规、文明礼仪、优生优育等,深受广大干群好评。
(四)密切配合,抓资金整合。今年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农业、劳务、科技、人劳、工会、教育、司法、计生、民政、供销、团委、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主动支持配合,特别在今年开展的农村千名党员素质提升暨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共整合部门资金40万元投入到培训工作中,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确保了投入到位,全年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五)强化培训,抓监督检查。我县从工作一开始,就把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列入领导组成员单位,全过程对培训工作实行定时不定时的监督检查,并在工作结束后,专门组织自查组开展自查,进一步查缺补漏,自我完善。同时在每期培训前、中、后均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给予监督,留下声音、图片、文字。县、乡(镇)、村主管部门全过程派人跟班督学、建立了督促检查表,留下记录、以备检查。在培训机构认定上,采取通过邀标方式确定了具有培训资质和师资实力的四家培训机构参与技能培训,提升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六)注重管理,抓档案建设。在培训台帐资料档案管理上,我县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行“一期一袋十有”档案管理模式,即:每1期培训严格实行1个档案袋管理,每个档案袋认真落实了有计划、有教案、有公示、有资金使用表、有台帐、有交接单、有学员签字表、有课程表、有照片、有协议等“10有”的痕迹资料装袋,并在全市得以推广,由市人力办印发各县区学习借鉴。
“五带”即。
(一)采取多种形式,带动民工外出就业。主要采取有
2010年劳务输出局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要点
本文2010-12-25 16:35:18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441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