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供销社2010年工作总结

栏目:述职报告发布:2010-12-23浏览:2961下载162次收藏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总社的指导帮助下,全市供销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服务、创业强社、服务三农、科学发展”为目标,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供销社基层基础建设,发展新型经营业态,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和质量,在重塑供销社品牌、发挥供销社作用、提升供销社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为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系统完成商品总销售  13.52亿元、农副产品收购1.53亿元。供应化肥20.5万吨,发展超市和连锁网点334个,创办农民专业社43个,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新网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市场、便利农民消费的有力举措。市供销社认真贯彻全市“新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工作力度,整合改造、优化提升传统流通网络,全面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五大网络体系,使全市农村流通网络连点成片、连线成网、连网成片,优化了流通格局。采取新建、参股、合作经济、开放办社等办法,扶优培强了近30个“新网工程”龙头企业,提升了经营实力和网络覆盖面。开展了“新网工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活动,设计“新网工程”网点统一门头,推广使用供销社标识,在大的集镇和交通要道建设了一批“新网工程”示范店,改善了基础流通设施条件。联合商务部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县超工程”。截至年底,全系统已建成连锁企业14个、配送中心14个,农资农家店和日用消费品等连锁店  334个,连锁网点累计达 1180个,连锁企业经营额达4亿   元,占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的30%。通过实施“新网工程”, 改变了农村购物环境,提高了全市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水平,发挥了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南郑县供销社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新网工程”建设的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财力保障。镇巴县社在县城“秀水湾”小区创建约3000平方米的综合购物超市,已开业营运,并在渔渡、简池等重点集镇设立了3至5个100平方米的超市分店,辐射带动了全县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城固县宏飞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县重点集镇建设了40个农资连锁店,全县农资供应体系规范完备。勉县新世纪商城投资25万元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工程。南郑县社制定了农资连锁网络和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规范化标准,制订了网络建设以奖代补办法,建设了30个“新网工程”示范店,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网点20个。市农资总公司拓展发展空间,投资在略阳、城固、南郑等县改造和建设农资加盟店30个。城固县社与浙江温州客商签约投资在天明供销社建设了380平方米的日用消费品综合超市,开业以来,生意火爆。城固县在机关、公路沿线、城区公司悬挂供销社标识牌26面、标识78个、门牌78个、吊牌45个,社会反响良好,提高了供销社的知名度。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举措。我们抓住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机遇,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拓展联合、合作空间,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社团组织、能人群众联系,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专业社知识培训和规范化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农产品流通协会和各类协会建设,规范章程,完善职能。参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开展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科技信息咨询等活动。2010年全系统创办专业社43个,累计达到205个,协会26个,组建县级农产品协会10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72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98个、庄稼医院78所。目前各类农合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批产业优势强、服务功能全、带动范围广、运作机制优、标准化程度高的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显现。初步形成了经营与联合并重,发展与共赢协调的良性循环运作模式,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南郑县苍山干鲜果专业社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采取转包、入股、租赁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资源,推动了专业社健康发展。2010年,南郑县苍山干鲜果专业合作社、洋县景柱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全省“百强示范社”。城固县山花茶叶专业社、镇巴县渔渡木耳专业社等五个专业社被命名为汉中市农民专业社示范社。勉县定军山草制品专业社联合4个专业社成立了全市首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年加工草制品10000吨,产值500万元,实现了草制品规模化发展。镇巴县供销社强化渔渡木耳专业社、白家营雪梨专业社两个示范专业社的指导,开展科技扶持和规范运营。渔渡木耳专业社销售优质黑木耳31吨,产值约300万元。白家营雪梨专业社聘请技术员为果农提供化肥130吨、农药600余斤,生产雪梨32万斤,产值达60万元。佛坪县农民经纪人协会组织会员在网站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开拓销售网络,帮助农民推销山茱萸490吨,解决了山茱萸卖难问题。  

三、参与农业产业化取得好成效  

全系统根据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围绕生猪、中药材、蔬菜、茶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和骨干品种,走“公司+基地+农民专业社+农民”路子,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化基地、发展农产品贸易市场等方法,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积极实施开放办社,转变发展思路,坚持走联合与合作的路子,已吸纳了14个发展势头好、讲究诚信、承认供销社章程的企业加盟供销社,推动了茶叶、烟花爆竹、商贸物流、丝绸产业迅速发展。西乡县裕添物流商贸公司、茧丝绸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申请加盟了西乡县社。宁强县禾嘉农资有限公司、宁强县天虹烟花爆竹公司和略阳县向阳商贸公司、瑞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都分别被吸纳为供销社成员。通过开放办社,社属企业总数达80个。在实施开放办社的同时,培育发展了3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出了汉中仙毫、陕西特炒、朱鹤牌黑米酒和黄酒、羌笛牌压缩木耳等6个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品牌。我们还利用房屋、场地等社有资源建设了13个农产品贸易市场,这些市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市场秩序规范。城固县桔园供销社以专业社为依托,以柑桔分级抛光生产线为平台,组建成立了城固县宏盛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强羌笛食品有限公司和北川羌山雀舌茶叶有限公司签订条约共同使用“羌笛”商标,共同开发利用“羌笛”商标发展茶叶产业。注重发挥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建成了食用菌、茶叶、西洋参、元胡等19个、面积达29万亩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养殖场5个,年产值近亿元。南郑县江南蔬菜配送公司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登记注册了红庙山药、汉山萝卜等10个商标,投资17万元建成了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检测室,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城乡居民“菜篮子”质量。带动了周边9个村的农民种植蔬菜2600亩,解决了菜农销售难题,推动了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发展超市、学校、厂矿等配送终端网点13个,配送蔬菜400余万斤,销售额达620万元,蔬菜市场年交易额达2800万元,发展蔬菜基地1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40亩,各类蔬菜产品远销兰州、西安、成都等地,为发展绿色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供销社2010年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