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物价不合理上涨因素的调查报告和调控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12-22浏览:2064下载289次收藏

    今年4月份以来,受全国粮油肉蛋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县部分副食品价格也呈上涨态势,特别是肉类、油类、蔬菜类、奶类、豆类、粮食类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县工商局在市场巡查中,一直在密切关注副食品价格上涨问题,对于副食品的价格登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入十一月份以来,县内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新一轮的上涨势头,且上涨幅度超过部分城乡居民承受能力。针对反映出的问题,县局高度重视,组织消费者协会展开调查。以县城及周边市场为样本,以农贸市场、养猪专业户、散养户及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牲畜屠宰市场和销售市场、蔬菜零售批发摊点、早餐供应摊点、鲜牛奶收购点、牛奶供应摊点等为调查范围,以消费品供应价格(销售价格)、成本价格、生猪、牛、羊收购价格、猪肉、牛肉、羊肉销售价格为重点调查内容,对物价上涨展开调查。县工商局通过此次调查,最主要的是要摸清此次消费品物价急剧上涨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下一步制定措施协同其他部门控制物价上涨提供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期对县粮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监测情况      
县工商局对粮油肉蛋奶等主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监测实行动态监测,每天派出执法人员对市场上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进销货价格进行统计,并形成报表,例如猪肉市场的调查,县局对于生猪的收购价格进行摸底,再对猪肉饲料等进行调查,以便于了解猪肉的成本价格,对猪肉价格进行样本抽查后,比照其成本销售价格,来测算其销售价格上张幅度。根据县局监测数据显示,四月份以来,我县肉、油、蛋、奶、粮食等价格受全国价格上涨的影响开始上扬,5月下旬大幅上涨,中间有所回落,以十一月份为界,在十一月份之前,总体价格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上涨空间内。
(一)粮食价格上涨。自去年下半年起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其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禽蛋消费以及生猪生产的饲料需求增加,生物燃料、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粮食价格的上涨。今年11月份,中等玉米价格由年初的0.7元/斤上涨到0.8元/斤,涨幅达14%;小麦由年初的0.75元/斤上涨到0.83元/斤,涨幅达11%;小米由年初的1.4元/斤上涨至2.5元/斤,涨幅71%;黄豆由年初的1.4元/斤涨至3元/斤,涨幅高达114%。受此影响,相关食品如牛肉拉面、肉夹馍等面食价格均上涨0.50元,油条上涨0.50元,其他一些面食如馒头上涨了0.05元/个。 
(二)以猪肉为代表的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进入十一月份以来主要副食品的价格再度上扬,呈较大幅度上涨势头。据县局监测数据显示,较显的几类副食品上涨幅度较大的仍是肉类、奶类、油类、粮食类食品,其中以肉类价格涨幅度最大,其次是奶类、油类,再次是粮食类及其他类的食品。通过猪肉市场的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生猪饲养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不应求,拉动了价格上涨。由于去年同期猪肉价格严重偏低,加之,去年发生比较严重的疫情,养猪户亏损严重,农户养猪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今年养猪户减少、补栏率降低、甚至出售母猪放弃养猪。据调查,生猪价格由去年同期的4.5元/斤达到现在的7.5 元/斤。第二,饲养成本增加。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从2007年以来,玉米和进口鱼粉价格总体上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只在个别月份略有回调。据调查,生猪饲料中主要原料玉米价格已从今年年初的0.7元/斤上涨至目前的0.8元/ 斤 ,涨幅达14.3%。猪饲料也从去年底至今每公斤上涨了0.76元。以饲养一头猪用料300 kg 计算,每头猪多增加饲养成本228元。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拉动了养殖成本和主要畜产品价格的上升。五斤饲料一斤肉,这成为猪肉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第三,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不断上涨,这也是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11月份同比猪肉价格(精瘦肉)从8.4元/斤上涨到14元/斤,涨幅达67%.第四,猪肉价格的畸形上涨,引发市场肉禽蛋等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同比羊肉价格从 12元/斤涨到14元/斤,上涨17%;牛肉价格从10元/斤涨到12元/斤,上涨20%;鸡蛋价格从2.7元/斤涨到3元/斤,上涨11%;活鱼价格从4元/斤涨到5元/斤,上涨25%。
(三)蔬菜价格上涨。以冬季大白菜为例,今年大白菜0.25元/斤,去年0.08元/斤,今年的价格是去年的三倍。这种价格的悬殊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因素造成的。去年白菜种植面积大,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菜农种植积极性受挫,引起今年种植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其价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物价不合理上涨因素的调查报告和调控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