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县政法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牢牢抓住两大端口(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严格遵循四条原则(依靠人民的力量、忠于人民的教育、保护人民的安全、捍卫人民的权益),扎实开展五项工作(三项重点工作、三化六重点平安创建工作、清积评查工作、平安**建设、十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法治**”、“廉政**”,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安定有序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推进之年,结合**实际,制定目标任务。明年主要目标任务是:紧扣一个目标、实施两年活动、推进三大工程、实现四个确保、建立五大格局。紧扣一个目标:深化三化六重点,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实施两年活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年和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三大工程:十大项目工程、社会和谐稳定工程,政法队伍提升工程。实现四个确保: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特别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突出治安问题以及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赴省进京上访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影响队伍稳定的渎职枉法等干警违法犯罪案件。建立五大格局:全面推进“大政法、大平安、大调防、大服务、大建设”工作,建立五大工作格局。
三、主要工作
(一)建立大政法工作格局,全面推动政法工作深入开展
以建立“三化六重点”平安创建机制为载体,密切政法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联系,加强政法委与“三化六重点”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配合协作,突出基层基础组织工程建设,努力构建“部门大联合、工作大联动”的大政法一体化工作格局,把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放,着力筑牢基层第一道防线。
一是深入基层,夯实基础。深入推进基层政法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学校、企业等警务室建设,继续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职能,完善功能。深入推进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继续委派乡镇(街道)政法专职副书记(委员),落实乡镇(街道)综治专职副主任职级待遇,加强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工作站室规范化建设,落实“五联”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平安细胞建设,不断巩固平安创建成果,推出一批平安创建先进典型,树立行业平安创建品牌。
二是整合资源,建立机制。通过整合乡镇(街道)、县直各方政法资源和力量,理顺纵向领导关系,加强横向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政法工作联合机制,规范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法系统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政法委对各方平安创建工作的统一督导,使各项工作运转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政法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三是引导舆论,扩大宣传。政法工作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公平正义力量的体现。组建政法宣传队伍,进一步加强政法宣传力量,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公民法制意识,营造“人人学法、人人知法、人人用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抢占政法意识阵地,赢取工作主动。开辟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等新的宣传载体和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网络,引导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提升政法队伍形象。政法部门要积极寻求与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以专题纪实、以案说法的形式,剖析典型案例,解读法律知识,关注民众生活,走进法治世界,普及法律常识,弘扬道德新风。
(二)建立大平安工作格局,全面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良好
以全县实施十大项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三化六重点,重点抓好“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基础信息研判预警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三项工作,全面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
一是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决定之前都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隐患的有效之策。要对全年经济社会中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等进行认真筛选,适时逐项进行评估。对阶段性稳定工作和重大节日、敏感期社会稳定形势,要进行专项评估。对预测评估出来的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要组成专门工作组进行先期排查,先期化解,最大程度地把风险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行政成本,最大程度地减少行为阻力。县委政法委要强化对各评估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督导,对应当进行评估而没有评估、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视情给予一票否决警示或一票否决。
二是完善基础信息研判预警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情报信息是前提、基础和关键。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要以加强情报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及时发现搜集基层动态信息为保证,在全县15个乡镇,597个行政村分别物色建立信息员队伍,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辐射到各行业。畅通公开和秘密两大渠道,加强人力和技术两大手段,重点收集敌情、社情、网情三方面信息。要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对掌握的情报信息,各级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分析研判,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切实把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注重综合治理,健全公共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深入细致地开展社会治安排查整治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会商和协作,形成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治安防控与打击”,对重大案件实行快侦、快捕、快诉、快判,始终保持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同时,建立和完善隐患、事故举报制度,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挥他们对公共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是坚持打防控体系建设。保持对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高压态势,开展针对性、持续性的专项打击和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巡逻机制,加快推进卡点建设,加快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监控信息畅通。
五是深化三化六重点,进一步推进平安**建设。加强政法委平安办工作力量,向县委县政府争取平安办人员编制,增补平安办工作人员,真正形成“综治、维稳、平安”三线合力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政法委平安办有机构无人员的问题,确保平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在全县城乡加快推进“平安细胞”工程。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庄”、“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景区”、“平安交通”、“平安家庭”等基层单位平安创建活动,提升平安创建的覆盖率。广开渠道,吸引民力参与平安建设,在进一步拓展居民义务巡防值勤,邻里相互守望等群防群治组织形式的同时,充分发掘创安产品和服务社区的潜力,本着“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11年全县政法工作思路
本文2010-12-17 22:07:1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