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浅议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0-12-13浏览:2889下载266次收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农村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群众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已经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高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员的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解决当前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迫切需要。为此,笔者对**乡5个村的班子和党员队伍进行了调查。  

   一、村级班子及党员队伍的现状   

   **乡辖5个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贫困乡镇,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在全乡的村级班子中,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49.1岁。其中50岁以上的1人,40岁以上的4人,高中文化程度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人;共有支部委员15人,平均年龄48岁。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4人;全乡共有农村党员  人,其中60岁的  名,占党员总数的   %。35岁以下的  人,占党员总数的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人,占党员总数的   %。  

二、村级班子及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级班子及党员队伍的老龄化依然严重。近年来,尽管通过“商山深处党旗红”等一系列党建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党员的发展上,如何用党的基层组织的自身魅力凝聚广大优秀青年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党员发展难依然是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一大难。特别是支部书记队伍的老龄化更趋严重,与农村的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极不适应。   

  (二)班子的素质无法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过去的年代里,村干部队伍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和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员流动和对外交流的加快,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广大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全乡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新的形势和广大群众对村级班子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让现有的干部队伍的缺陷日益突现。一是表现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够。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向知之甚少,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二是表现在管理社会事务能力不够。在村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三老”现象,一种是老汉型干部。年龄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任你刀枪剑戟,我都三极斧,工作无创新,全凭资格老,按部就班。用老眼光看新问题,用老办法处理新矛盾,办事效率差,给人们以叨着旱烟、披着中山装、打着小官腔的固定形象,被群众称之为中常委级别干部。另一种是老板型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以包工揽活为主,为自己的利益赴汤蹈火,视群众的冷暖无动于衷,与工作是两层皮;还有一种是老好型干部。处处都做和事佬,矛盾面前怕得罪人。日常工作应付拖拉,新问题面前畏手畏脚。对上唯唯诺诺,对下左右求圆。这样的干部队伍已经严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低下的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抓好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浅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