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创新
强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创新
街道是城市管理的基础,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履行辖区综合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对辖区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总责。总结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五年多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发挥好街道在加强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从城市管理的基础抓起,强化街道层面建设、不断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创新。
一、街道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主要问题
2005年8月,密云县城地区两个街道和一个地区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运行体制基本确立,街道和社区工作的基本框架、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全县上下的城市管理意识普遍提高,城市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多来,我们鼓楼街道办事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按照北京市街道城市管理功能定位,认真履行“统筹辖区发展,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的职责,逐步形成并确立了街道“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整体工作思路,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并相应制定完善了十项工作机制,使街道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形成了具有鼓楼街道自身特色的一些工作: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建立社区党员服务站,开展党员双承诺活动,成立商管协会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党员行为引领街道工作,为街道各项工作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二是率先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了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单位、各专业管理部门统一协调的高效工作运行机制,将城市部件、社会治安纳入网格管理之中,通过实践辖区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居民满意度明显增强。三是强化社会单位管理。以辖区商户、企业管理为重点,成立了街道商管协会总会、社区商户管理协会,明确了条块管理职责。四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开通了“ 96156” 热线呼叫系统,启动了社区医生进家庭、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活动,实行“五卡”服务,创办了社区老年人餐桌,强化了劳动就业服务、困难群体救助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居住安全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五是推进社区管理改革。按照市县统一部署,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底完成了19个社区服务站建设;在部分社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务公开制度,开展了为居民代表设岗定责工作。六是巩固奥运安保工作成果,规范了社区志愿者管理,使志愿者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七是保持辖区经济良好运行态势,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街道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日益显现,主要是:
1、在城市管理体制上,条块关系需进一步理顺。按照“条块结合,条专块统,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街道作为“块”在履行“统”的职能上管理乏力,存在权责不一致,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难以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作为“条”上的城市专业管理部门在由部门管理、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上存在一定差距,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工作该深入社区基层的没深入,有利的事不放,无利或难办的事以“属地管理”为由推给街道;政府一些职能部门仍把街道视同乡镇一级政府,直接布置、考核街道工作。
2、在人员编制上与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匹配。鼓楼街道辖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有24个社区居委会,现实住居民43164户,125
强化城市管理的基础,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创新
本文2010-12-02 11:50:3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8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