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11-15浏览:3011下载202次收藏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文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决定了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其固有的脆弱性,给我们今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了有力举措,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文物工作体系,文物保护措施逐步完善,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宣传力度日益加大,文物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与文物保护任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技术手段较为滞后,保护设施有待加强;三是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够浓厚,重利用、轻保护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存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任务,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二、统一思想,始终坚持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指导方针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文物保护法》,确立了文物工作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个方针是贯穿《文物保护法》的一条主线,也是指导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准则。“保护为主”是这个方针的核心,就是要把文物保护作为文物工作的中心任务。“抢救第一”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前提,强调要把抢救文物放在文物保护工作的首要位置。“合理利用”就是要在确保文物安全和永久保存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文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管理”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是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保障。文物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彼此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我们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个方针,把思想统一到这个方针上来,保证这个方针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  

第一,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对文物的合理利用。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并要让子孙后代永远把它保护好。如果保护不好,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保护为主”,把文物本体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和保存放在主要位置,这是文物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文物工作安身立命的基石。保护文物和利用文物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效地保护好文物,才能为合理利用创造必要的前提,而合理的利用又能促进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大量事实说明,合理利用文物不仅不妨碍文物的保护,而且有利于促进保护。在利用文物方面,要有科学的态度,既不能只讲保护、不讲利用,也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关键是利用要合理。我们必须在坚持文物工作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反对那种不惜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坚决克服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功利主义短期行为。对于那些一时还不具备“合理利用”条件的文物,也必须先设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