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关于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涉残成员单位围绕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目标,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法制维权和宣传文体工作,促使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十堰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2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2%,高于全省、全国的比例(分别为6.64%、6.34)。其中城镇残疾人6.53万,占22.83;农村残疾人22.07,占77.17%。0-14岁残疾人1.25万,占4.37%;15-59岁残疾人14.18万,占49.58%;60-60岁以上残疾人13.17万,占46.05%。
由于我市是贫困山区,地方财力不足,残疾人比例较高,加之有70%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边远、偏僻、交通极为不便的农村,受身体残疾等因素限制,生活普遍贫困,全市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与健康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与其它地区相比悬殊颇大,为此,建议结合十堰市情,在制定我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增大分量,加大力度,开创我市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
一、增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十堰市委将“提高对残疾人的服务水平”列为十堰市委常委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事项之一。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扩面提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护残疾人权益,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我们要把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真正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认识上来,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二、继续加大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力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支持开展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康复质量和水平。加大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力度,使之成为十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抓紧筹
关于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本文2010-10-23 22:09:44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