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讲课稿:多给亲人写写信
战友们:
在我们连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兵越当越老了,信越来越少了,请假打电话没完没了了。
通过个别谈心,得知:一是部分同志存在懒惰思想,不愿写信,认为写信既劳神、又费时间,不如打个电话更方便。二是有的同志不敢写。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字写得差,歪歪扭扭,即使写也写不上几句,怕亲人看了笑话,只好以打电话作为与亲人联系的主要方式。
今天,我就针对这些现象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写信的话题,题目是:多给亲人写写信。
共讲三个内容:一、经常写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二、经常写信是与亲人联系的最佳方式。三、怎样给亲人写好信。
首先讲第一个内容:经常写信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对于我们年轻战士来讲,正是长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我们的学习、训练任务较重,但是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是有的,我们有的战士利用业余时间玩玩球、打打扑克这都不为过,但是如果我们把写家信的时间挤掉了,不仅荒废了已有的文化知识,还会滋长出懒惰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识字、写字、写文章。可以说,写信就是写文章,是从识字、写字、造句开始的。经常写,识字就会越多,字就会越写越好,文章就会越来越通顺和规范。战争年代,我军就很重视学习文化知识,那时没有纸,大地当纸;没有笔,树枝做笔,条件再困难也挡不住指战员们学习的决心和毅力。我军的不少成员是长工、放牛娃出身,没有文化,后来许多人成了文武双全、治军治国的栋梁之才,这是与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分不开的。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好了,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存在懒惰思想是极不应该的。上次在检查理论学习笔记时,我们全连有三分之一的同志存在问题。有的句子不通顺,有的同志在短短的半页体会中还是互相抄袭的,还有个别同志在不足100字的体会中,竟有3至4个错别字。从这些现象中,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警觉,那就是克服懒惰思想,加强学习,多看书,勤动笔。可以说,经常写信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大有益处的。去年4月份,一班长赵文彬上初中的妹妹,由于不愿意学习被父母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一顿,便跑到了爷爷家不肯再上学。赵文彬知道后,给妹妹写了封信。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不是很爱漂亮吗?打个比方:人的脸上长了个疮,人家给你指出来,你觉得面子不好看,可想到没有,你脸上的疮,人家没有指出来之前就明显地长在那儿,只有老老实实承认,下决心把它治好,这才能漂漂亮亮。“讳疾忌医”的故事你也知道,如果你也向齐桓公似地用保错误来保面子,那就越保越没面子。你不也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吗?只有乐意听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和缺点,才是好办法。当然,爹爹妈妈的做法也有不到之处,这我已写信跟他们讲了,望你尽快回到学校,努力学习才是最好的举动。妹妹收到信后,感受到了父母的挚爱心情和哥哥的良苦用心,马上赶回了学校,学习也变得积极了。正是由于赵文彬平时注意学习,经常研究写好信的要领,并坚持在写信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才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
二、经常写信是我们与亲人联系的最佳方式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作为我们年轻战士,从小生长在父母身边,为了保卫祖国,十八、九岁即离开故乡和亲人跨进军营大门,这就要求我们理解父母及亲人的惦念和牵挂,保持与家人经常的通信来往。
现阶段,我们与亲人联系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电报、电话、老乡探家传个口信等等。我认为,经常写信才是与亲人联系及传递情感的最佳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写信有助于增进亲人间的感情。我在师里集训时,意外地收到了五岁女儿给我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加上年月日共21个字。当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异常兴奋,说实话也有些激动,是啊,女儿逐渐长大了,会写字了,我多么希望女儿
部队讲课稿:多给亲人写写信
本文2010-10-17 10:07:31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853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