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在全省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做好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管理 推动烈士褒扬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市是**的卫星城市,现辖11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61个村庄,面积1522平方公里,人口72.8万。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90元。近年来,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始终把烈士褒扬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不断加强革命烈士陵园提档升级工作。1991年,**市革命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散葬烈士墓集中统一安葬管理,进一步加强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和维护,推动了烈士褒扬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主要是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把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市是**的兵源大市和优抚大市,全市共有烈士3698名。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从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扎扎实实推进烈士褒扬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按照“建设园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目标,加大投入,分步实施,每年做几件实事,不断改善烈士陵园的软硬件条件。先后实施了烈士墓搬迁工程,建成了有名烈士墓区和无名烈士墓,建起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影视教育综合楼、革命烈士英名碑,改造了孙春林、李佐民、解文卿、庄国瑞四座**著名烈士主墓,陵园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今年年初工作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还有513名革命烈士长眠在全市15个镇(街道)322个村庄的荒山野岭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些零散安葬的烈士坟墓由于年久失修,无专人管护,尤其是无直系亲属和后代的烈士墓,大部分破烂不堪,杂草丛生,令人心酸。我们认为,革命先烈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过去因为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零散安葬在乡间荒岭,现在经济发展了,条件好了,我们理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安息环境。今年恰逢**解放6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好散葬烈士的集中统一安葬工作不仅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更是烈士褒扬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好事。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我们及时将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决定在烈士陵园新开辟一处墓区,今年清明节前将全市零散安葬的烈士墓全部迁入市革命烈士陵园内进行集中安葬,实行统一管理。
二、工作措施到位,把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工作落到实处
散葬烈士墓的迁葬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和严肃的政治任务。迁葬过程中,既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又要与当地的民风习俗相结合,周密安排,分步实施,才能确保好事办好,使烈士遗属和广大群众的缅怀之情得以慰藉。为保证散葬烈士墓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全市的重点工作,纳入对各镇、街道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从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作为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将这项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扎扎实实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细致
民政局在全省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管理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0-10-11 09:10:18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