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新要求、新挑战的思考
关于应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新要求、新挑战的思考
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服务“两个加快”,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为我区灾后重建和二次创业,建设经济强区提供强力政法保障,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思考。
一、建设平安和谐游仙所面临的挑战
绵阳市游仙区成立于1992年10月,是一个底子薄,发展任务重的新区。建区15年,历届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大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区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是,随着我区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治安形势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治安环境特别是农村治安环境有恶化趋势。尽管我们多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打抢反盗”、“多发性案件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打掉了一大批团伙,捕获了一大批刑事作案人员,但由于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留守人员大多为老、弱、病、残、幼,自身防范能力弱,群防群治工作又因各种原因无法有效开展,导致案件边打边冒,屡打屡发。特别是农村盗窃家禽家畜、电力设施时有发生,民爆物品管理不规范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农村黄、赌、毒有所抬头趋势,邪教、黑恶势力在个别地方十分猖獗,人民群众对此意见较大,情绪不满。
(二)不安定因素多,维护稳定压力大。随着我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各种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目前的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军队退役人员安置、民办教师及乡镇临聘人员等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群体性的对抗事件时有发生,而且矛盾的复杂性,行为的对抗性,涉及问题的政策性和事件的有组织性越来越明显,处置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会有可能引发新的事端。
(三)少数当事人偏执,法律意识不强,涉法涉诉案件处理难度增大。一些当事人对司法机关处理意见不服,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寻求解决,而是横加指责,尔后不断地申诉、上访,并时常借国家、省市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越级上访、闹访,企图“借上压下”,给基层地方政府增加压力以达到自己不合理诉求。个别当事人甚至以暴力相威胁上访。比如我区的陈xx、雷xx等人,长年无理越级上访、缠访、闹访,极大影响了党政机关、领导的正常办公。
二、目前政法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区政法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全区的社会稳定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关系不顺,职责不明情况客观存在。政法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实现公平公正等。要全面履行这些职责,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必不可少。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法机关与各部门关系不顺。政法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必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时常有政法机关“唱独脚戏”的情况,政法机关与党委、政府各部门之间工作合力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机构不健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就游仙目前的实际而言,维稳专职机构的设置却还没有按上级规定进行单独设立,仅仅是区委政法委的一个内设机构,无机构编制和专职人员,日常工作完全由政法委机关工作人员兼任,极大影响了维稳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三是公安干警配备严重不足。按相关规定,公安干警配备应该是辖区总人口的万分之八到十二,而我们目前仅为万分之五点八,干警缺口约200人,当前“两所一庭”建设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建立派出所,警力缺口更大。尽管目前警力在持续增加,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需要,已严重制约了警力下沉,警力前移。
(二)治安防控体系还不健全。一是城区的各主要道路口的监控系统尚未建立,“天网”工程因各方面原因迟迟不能完全建立。公安机关对城区街头路面、农村村社院落的治安信息的把握能力不够。二是城区部门单位的科技防范措施大多档次不高,而且技防与人防的结合也不够,少数技防措施无人管理使用。三是人防措施受经费的影响也不够扎实,联防队伍活动不够正常,特别是广大农村因税费改革后乡镇经费完全是干部人头经费,群防群治经费基本没有,导致农村治安联防工作难以持续开展。
(三)普遍存在缺编少人经费短的情况。我区公安、检察、法院普遍存在干警缺编的问题,特别是公安系统的缺编现象十分严重,普遍觉得工作压
关于应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新要求、新挑战的思考
本文2010-09-29 18:51:5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