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约基层公安交警公正廉洁执法的几个瓶颈和应对之策
【摘要】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已成为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三项重点工作”,对于基层公安交管部门和一线交通民警而言,抓好公正廉洁执法是实现前两者的重要保障。现实中,基层公安交警身处广阔社会,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法”或与“情”、“理”、“俗”(习俗)等交织,或受各种诱惑的冲击,掣肘的因素很多。本文中,笔者站在基层交通民警的视角,剖析干扰、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一些社会、法律和自身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基层 公安交警 公正廉洁 执法
【正文】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已成为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三项重点工作”,对于基层公安交管部门和一线交通民警而言,抓好公正廉洁执法是实现前两者的重要保障。现实中,基层公安交警身处广阔社会,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法”或与“情”、“理”、“俗”(习俗)等交织,或受各种诱惑的冲击,掣肘的因素很多。要想真正做到“公正廉洁”,殊非易事。本文中,笔者站在基层交通民警的视角,浅析一些干扰、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因素,供上级参考,与同行们交流。不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制约基层公安交警公正廉洁执法的几个“瓶颈”
(一)公众的维权意识与守法意识的不相称和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和强力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伴的是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节节攀升,基层公安交管部门的管理、服务对象群越来越庞大,“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种争端和诉求不断增多,交通民警的工作量和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在道路交通诸方面矛盾急剧加剧的情况下,交通参与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权利”,普遍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交通参与人们所主张的“权利”,有的是合法或正当的,但有些则纯粹只站在其个人角度,不乏无理取闹的成分。维护自身权益是人的天然本性使然,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义务和责任意识无形之中被一部分人淡化,甚至责、权倒置,造成了履行责任、义务与主张权利的不相称和不平衡。面对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而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还比较差的被管理者,基层交警的执法工作每天都在接受着挑战。
(二)交警的实际工作与民众的期望值之间有差距,民众的守法自觉性与其期盼的管理效果有矛盾
当前,人民群众一方面普遍希望能享受“路畅民安”之果,并渴望着公安交管部门能用公正廉洁的执法工作来挑起这副重担,另一方面却又大多不愿意接受法律约束,不愿意从自己做起,守法自觉性普遍较低。一些局部地区因交通违法率高,违法绝对数量居高不下,导致通行效率低下、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事故多发。面对公众和交管部门自己都不满意的管理效果,前者因没有实现愿望而诟病后者的执法工作,后者则在哀叹“执法环境差”和“法不治众”,有的民警甚至嗟怨民众“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面对迅猛发展的形势或新生事物,人们都需要一个适应期。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交通安全方面处于一种“阵痛期”,无论是被管理者还是管理者,都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去适应。交通民警是交通管理的基本元素,说白了:也是人,在探索和尝试中,也有跟不上节奏或不够“与时俱进”的时候。而当民众理想化的期望值与交管部门的实际工作效果产生差距的时候,当“路畅民安”的诉求与民众的守法自觉性之间自相矛盾的时候,人们往往靠着惯性思维,一面选择自我宽容,一面把责任归咎于交通民警执法不严、不公,归咎于交管部门没有尽职尽责。
(三)法律规定的一些不适用现象,让民众与交管部门之间产生矛盾,给基层民警严格、公正执法带来困难
我国现行交通安全法律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法”)这一“母法”为基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情况比较复杂,“交法”的某些原则性要求在某些地方适用性较差,在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更是难以施行。有的地区,民众因觉得“法”的某些规定不够合理,因而不愿意遵守,给基层民警严格、公正执法带来困难。在此仅列两例:
其一如“超载”问题。多年以来,“大吨小标”问题因牵涉社会方方面面悬而未决。纵观各条交通线,核载1吨的车辆实载7吨8吨照样能在坡路上飞驰,反映出行业管理部门给交管部门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多么的离谱。现实中,多数货运机动车驾驶人没将《行驶证》上的“核定载质量”一栏当真。有的驾驶人戏言:“不折不扣遵守的只有傻瓜”;有的驾驶人与执勤交警开玩笑:“没查着算我的,查着了算你们的”(指超载部分的收入)。每次“治超”,交通民警都会遭遇巨大的社会阻力,而种种阻力的结果是多年“治超”无功而返。
其二如货运机动车载人和客车超员问题。“交法”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第五十五条规定“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但是不得用于载人”。以笔者所在的县份(云南省永德县)为例:全县现有交通运政部门许可运营的大、中、小型客运车146辆,日可运旅客量不足4000人。然而,全县下辖10个乡镇,人口多达33.4万,118个行政村的客车通达率至今也只达到42%,各自然村的通达率则更低。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广大山区民众出行不得不指望客车超员,或者干脆依赖货车、拖拉机等不安全交通工具。民间普遍认为这些违法行为是“合理不合法”,看你交警怎么办。遇上了货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客),面对“抱成团”的民众,基层交通民警想严格、公正执法,可老百姓往往都不答应。我国是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对屡禁不止的违法载人(客)问题,有的基层交警发出牢骚式的疑问:把10亿国人送上美国,美国的客车超不超员?货车和拖拉机载不载人呢?
“交法”及其配套法规实施6年有余,内中既有过于超前、不现实、不适用的条款,也有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规定,其粗糙的“质地”和显见的瑕疵早已备受质疑。面对“合理不合法”与“合法不合理”时,基层民警的执法工作该如何入手呢?此外笔者还认为,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尚处于边探索、边建设阶段,尚谈不上“成熟”。为弥补上位法的不足,为了便于操作和执行,一些地区不惜以地方性法规来“突破”上位法,造成道路交通法律体系的“母子冲突”。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不能完全适应交通形势的发展变化,客观上也给基层交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造成了困难。
(四)基层交警面对的执法干扰社会因素多
当前,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导致基层交警公正廉洁执法难
浅谈制约基层公安交警公正廉洁执法的几个瓶颈和应对之策
本文2010-09-27 22:47:14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5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