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效能课题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24浏览:2505下载136次收藏

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效能课题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十二五”重大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 文件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课题组组长、副组长迅速召集相关领导参加的课题调研专题会议,拟定调研方案,重新修订了课题题目,将原来的课题题目《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改为《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效能》并报市委审核认可。明确了课题调研的重点内容,一是以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个主题十六项制度为载体,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二是以一站式服务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政府服务效能的提高;三是以政务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服务方式的创新。课题研究以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努力服务于效能政府的建设,并据此提出了调研的工作方式和具体要求,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效能现状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科学理政、民主施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为民执政”的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执行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政府自身建设各项制度逐步建立。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建立并组织实施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一是建立了法治政府四项制度。市、县(区)成立了投资促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制定了《投资促进委员会工作规则》、《投资项目否决报备规定(试行)》,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核准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出台了《xx市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查审批制度》,该制度结合xx实际,界定了我市重大资源的范围,明确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和责任,细化了审批内容和程序,有效地促进了全市重大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了《xx市市本级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县(区)也建立了相关制度,科学、规范、完整地编制财政预算,严格一般预算支出,严格财政追加预算支出管理和审批,重大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市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建立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其他行业性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三大架构,建立了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三大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基础性的工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二是建立了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制定出台了《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实施意见》、《xx市领导干部问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先后问责各级领导干部114人,其中县处级13人,乡科级干部53人,一般干部48人;制定了《关于在全市行政机关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实施意见》、《xx市首问首办责任制规定(试行)》、《xx市服务承诺制规定(试行)》、《xx市限时办结制规定(试行)》,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服务承诺事项87114件(其中当月办结82247件,递延至次月办结5067件),受理首问首办事项298801件(其中自办293551件,转办4347件),受理限时办结事项325022件(均在办结时限内进行了办理)。三是建立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制定了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实施重大决策听证103项〔其中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听证4项,以市政府部门名义组织听证10项,以各县(区)政府名义组织听证37项,以县(区)部门名义组织听证52项〕;制定了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全市共组织实施重要事项公示1242项〔其中市级及其部门组织109项,县(区)及其部门组织1133项〕;制定了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全市共组织重点工作通报2243项〔其中市级及其部门组织192项,县(区)及其部门组织2051项〕;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全市共开通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507个单位,建立联络员队伍684名,完成了7个单位的公共服务电话整合工作,96128政务信息查询呼入4596次,转接成功率91.91%,公众满意率99.31%;把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纳入了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程序,促进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四是建立了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制定了《xx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xx市行政效能建设责任制规定(试行)》、《xx市行政执法机关涉企处罚管理规定(试行)》、《xx市涉企检查准入规定(试行)》、《xx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定(试行)、《xx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规定(试行)》,市、县(区)各级制定了《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实施方案》、《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细则》,选取了50%的重大项目和30%的重要工作作为绩效审计对象,选取了14个重大项目作为全市2010年重大项目稽查对象;对全市33个部门和8县(区)上报的行政成本控制统计报表基础数据进行了分析,正在研究制定实现2010年机构编制和人员、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会议庆典论坛、出国出境出省考察、楼堂馆所建设等控制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公务卡信息采集工作基本结束;全市市直单位、县(区)和乡(镇)共421个单位开展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工作,确定了1287个关键岗位、2010个重点环节,查找出3015种风险表现形式,制定了3096条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市直40个单位共确定127个关键岗位、244个重点环节,查找出443种风险保险形式,制定了493条风险防范措施;8县、区304个县直单位和77个乡、镇共确定1159个关键岗位、1790个重点环节,查找出2572种风险表现形式,制定了2603条风险防范措施),省监察厅已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临翔区行政服务中心和永德县行政服务中心延伸安装视频监察装置,实现了与省监察厅视频监控中心的连接;推行了目标倒逼管理、一线工作法,市直47个部门和8县(区)先后进行了学习型机关培训专题登记、部门年度工作统计和行政机关一线工作法统计,市级已登记培训专题150个,全市399个部门确定了418个年度目标倒逼管理工作重点,实现一线决策事项89件(次)。

2.政务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我市于2002年4月8日挂牌成立了xx地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行署办公室下设的临时机构;2005年1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xx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市政府办公室下属行使行政职能的副处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业务督查科两个正科级职能科室,核定总编制5名。共28个市级部门进驻中心设置行政服务窗口。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8县(区)也相继成立了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分别有10至25个县(区)部门进驻中心设置办事窗口。各县(区)均设置了临时性的管理机构。同时,成立了孟定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81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农民服务站)和286个村级农民服务点。从事行政服务工作的人员达3100多人。

3.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以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为基础,为政务信息化服务提供基础网络平台。xx市已完成省、市、县(区)三级纵向电子政务主干网络建设,市级横向电子政务网络接入单位78个,临翔区、云县、耿马县相继完成了电子政务横向网络建设,市、县(区)累计接入单位400个。以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部门业务专网作用彰显。xx市已建设完成信访专网、组工网、财政专网、工商专网、森林防火专网、审计专网、国动委专网、民政专网、发改专网、高校组工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等业务专网,各专网运行良好。各政务专网的推广应用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全市建成了市、县(区)政府公众信息网网站9个、政府信息公开网站496个,以及475个政务信息查询网站。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共发布信息20611条,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2598条;通过各单位网站、手机短信、显示屏等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信息309973条。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92个,公开查阅点查阅数729381人次。全市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运行情况良好,政务信息在线解答系统共受理公众咨询事项17件,全市行政审批查询系统共录入1176件行政审批及许可事项。及时准确地为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服务,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撑。以视频会议应用推广为重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xx市已建设完成省、市、县(区)三级视频会议系统,临翔区、云县、耿马还建设完成县(区)、乡(镇)视频会议系统,累计接入乡(镇、街办)分会场38个,成功召开百余次省、市、县(区)、乡(镇)四级视频会议,有效节约了会议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以政府主导,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采取多渠道融资的方式,通过电信企业前期投入,政府后期租用的形式,全力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绩效提升。我市成立了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市政府及8县(区)政府均与中国电信xx分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进展。

我市于2002年3月至6月,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分别进行了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第三轮、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并进行),通过对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审批方式、审批条件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实现了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职能的科学划分和行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依法行政。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涉及地级部门100个,报来行政审批事项433项,决定保留344项,不予保留89项;报来收费项目1446项,决定保留587项,不予保留235项;合并处理项目110项,不列入清理公布单位的项目和纯粹不属于收费项目的514项。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合并进行,共清理地级机关必须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475项,其中,依法保留369项,过渡106项;共清理县级人民政府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30项,未保留的项目中改变管理方式的6项,划转1项,其余项目为取消。第三轮、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报来各类审批项目631项,经清理审查,至今市级部门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520项(包括调整审批权限的5项、合并后的30项和省政府下放的35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404项,非行政许可项目116项。同时,对448项行政审批项目时限进行了压缩,剩余48项由于工作需要已无法继续压缩审批时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机构不健全,专抓力量不足。政府自身建设的统筹推进机构不健全,负责全市政府自身建设的市级统筹部门(市政府督查室)机构级格低,职能分散,人手不足,县(区)机构建设也未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和临翔区中心分别设为行使行政职能的副处级和副科级事业单位(推公),其他各县中心均为临时机构,机构性质未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工作,仅市级和镇康县、双江县、凤庆县、耿马县、沧源县设置了专门机构。负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制部门机构级格偏低,人员相对不足。

二是发展不平衡,措施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创新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效能课题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