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问题思考措施
继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之后,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正在全国上下强力推进。如何确保农村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对其现状的深入了解和作用发挥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的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和强化基层基础党建工作。
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总体认识
农村事务的“总管家”。说村级党组织是农村事务的总管家应该是毫不为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上联党委政府、下联黎民百姓的一级组织,村党组织可以说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对于上级党委、政府来说,以有限的人力对于农村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村党组织作为最贴近群众的一级党组织,是保证党委政府行政效能最大化的有力保障。对于普通村民来说,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土地承包、房屋建设、红白喜事、矛盾调处、公益事业等莫不如此。
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村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这既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也是对村级党组织历史地位的肯定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举,从此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吴仁宝带领村党组织一班人领办的农村集体经济实体使得华西村成为中华第一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离不开村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功劳;同样,在广袤的后发农村,其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带领。无数的事例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领头雁”,只有村级党组织敢为人先、勇劈荆棘,努力发展集体经济才能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党建工作,从而带领村民在社会主义小康道路上大步迈进。
党委政府的“左右手”。党委政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开展,离开了村级党组织的参谋、党员干部的执行和协调作用便如同失去了“左右手”。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长期扎根农村,对农村事务的了解是党委政府最好的参谋,掌握的农村工作方法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也是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宝贵财富。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职能作用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农村工作的效能,从而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结构不合理,缺乏源头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是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基层党建严重滞后的农村,村级党组织由于欠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和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凝聚力,甚至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与民争利使得党组织的威望正在一步步削弱,党员的光环也不再耀眼。同时,党员的老龄化问题也逐渐显现。以我镇为例,党员总数1151名,其中60岁以上的354名,占总数的30.7%,35岁以下党员仅228人,占总数的19.8%。一方面由于少数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忽视青年党员的培养,使得党员青黄不接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开发开放,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问题逐步发生偏离,加之青年外流严重,基层党组织培养和管理青年党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削弱。
能力显滞后,缺乏发展措施。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是正确处理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但是在目前部分农村地区,抓党建虚化,抓发展不力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一是思想不够开放,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群众观念、发展观念,仅仅满足于守住自己的位置,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缺乏发展经济和抓好党建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他们往往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抱残守缺,以致甚至对于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怀着抵触情绪,不想干、不敢干、不能干。二是能力明显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开放,农村人才的外流已经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党建工
农村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问题思考措施
本文2010-09-21 16:52:13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2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