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他把人生价值写在**的土地上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讲述的是我的老同事,**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高级农艺师、**县西瓜首席专家**的故事。 2010年1月31日上午8时25分,老潘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7岁。
作为在农业战线奋斗了一生的科技人员,**用自己的足迹、汗水、真诚和奉献,在家乡**这片炽热的土地上写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无数百姓的心里书写着朴实而华美的人生,为一线农技工作者树起了一座丰碑。
刻苦钻研,他自学成为著名农技专家
**是上海知青,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放至**县深圳镇梁坑村。鉴于他高中毕业,劳动表现好,1970年7月,被推荐为梁坑村植保员,从此踏上了农技工作岗位。1974年,因在村植保员这个岗位上工作突出,被所在乡政府推荐到**地区农林学校读书,学习“农作”专业,1976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不通公路、条件艰苦的**县一市区农技站从事水稻农技推广工作。从此,他一头钻进了**的乡间田野,潜心钻研农业科技,成长为**县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专家。
1986年,他担任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主抓全县棉花生产技术。当时,**县有近10万亩棉花,是浙江省主产棉区之一,棉花也是我县东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而棉铃虫危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掌握防控技术,与棉花生产很少接触的他,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向书本和专家请教,有时为解决一个问题,顶烈日冒风雨,在棉地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疼,汗流如雨。棉农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叫他休息一会,可他总是以自己身体好为由推脱,继续埋头干活,直至做好为止。棉铃虫测报是当时的行业难题,他就专心钻研防治技术,在方法上从成虫期用药前移至幼龄期,几经努力,他终于攻克了棉铃虫测报与防治这道技术难关,他一下子名闻全省,**的棉花产量也明显上升。“九五”期间全县棉花年平均亩产皮棉77.2㎏,比“八五”期间亩产皮棉61.9㎏,增加15.3㎏,增产24.7%,棉花亩产名列全市第一、省内领先水平。其中“三门湾棉区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2003年,组织上让他负责承担全县西瓜产业发展工作。了解西瓜种植的人都知道,西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而**土地有限,这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而通过西瓜嫁接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个难题的良方。于是**便把推广西瓜嫁接技术,解决西瓜连作障碍,作为第一个攻关项目。他从跑棉地转而钻进了西瓜大棚,从县外学习嫁接技术,回来后帮助和指导当地乡镇农技干部,并在长街等地建立嫁接西瓜示范基地,手把手教会农户西瓜嫁接技术,使**的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其中嫁接西瓜面积就占50%以上,使**西瓜产业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尽管如此,但**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他看到虽然这几年全县大棚西瓜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毕竟土地有限,同时农户秋季瓜地荒闲问题也急需解决。2007年,**通过外出考察,发现大棚西瓜春季收获之后,如果紧接着播种哈密瓜,不仅能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每亩效益和农民收入还可大幅提高。但哈密瓜是新疆一带的作物,在南方种植适宜吗?2008年,他引进了适合南方种植的哈密瓜新品种进行试种,通过摸索和钻研,取得成功。**看到了希望,于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哈密瓜栽培技术的创新推广上。2009年,他又立题开展“哈密瓜新品种“黄皮9818”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项目研究,并顺利通过验收。该成果后来获得**市农业局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奖。哈密瓜从最初的试种推广,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到目前已发展到5000多亩。
说起**的学习钻研精神,**县农技推广总站的门卫鲍师傅总是一肚子埋怨:每当晚饭以后,他总要如期来到单位办公室,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大多时间都是十点以后才离开。鲍师傅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总想早点关门落锁,早点睡觉,图个安耽、图个安全。可这老潘一来,虽然是自己单位的员工,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但鲍师傅的心就总要揣着。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
一天两天还好,可这**几乎总是如此,每周至少四天,十几年都如此。他没有什么爱好,社会应酬也不多,只要家里没事,他每天晚上总要来单位。不论是写材料,还是查资料,直到夜深人静……。有人给他算过,**夜里在单位“加班”时间,快要超过白天工作时间了,可他从未向提过加班费之类的要求。但埋怨归埋怨,说起**这人,鲍师傅还是赞不绝口:老潘人好,正气、勤学、艰苦,当今社会已很难找到这样的干部了……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从一名农技中专生,成长为**县的农技骨干,**县棉花生产和西甜瓜生产的技术权威,2002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他还把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撰写成论文,先后发表了20多篇,主持或参与多个科技攻关项目,其中2项成果获农业部丰收奖,9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还多次受到**市农业局和**县政府的表彰。
无私奉献,他为农民致富日夜奔走地头
**的一生都在跟农民打交道,他情牵农户,服务热情,为农民致富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长街镇的老农技人员蒋振国与**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他记得,早几年种植棉花,每年棉花春季开播时,**都会下乡组织开会,给农民培训种植技术,6月到9月,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坚持到棉地检查,不怕苦不怕累。每当台风来临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西瓜生产基地,检查损失,指导抗灾,了解第一手资料,邦助农户及时补救,恢复生产。**农技推广总站的同事们还记得,2006年“桑美”台风后,**的大棚西瓜受到重创,许多瓜农伤心得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时候,**在第一时间赶到瓜地,对瓜农进行分类指导,苗势相对较好的如何田间管理?大棚破损瓜苗死亡的如何重种?哪里有难就去哪里。泥泞的道路,闷热的天气,日以继夜的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50多岁的人了,他的心里只想着能快点让农户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对于他的热心,蒋振国有一句评语:“他是个工作积极热心,态度认真负责的农技人员,不管是农户还是基层干部,
农技专家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演讲稿
本文2010-09-20 08:45:08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15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