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向党员干部提出一个个新的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必须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既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显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益观的概述
什么是利益观?利益观是指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和基本观点和态度。通俗地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几代领导人曾经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过同一个思想,那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利益观的集中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我们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一论述。
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利益观是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问题同样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方寸不乱,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在利益面前,持何种态度,采取何种行动,反映着一个人的利益观。利益观不同的人,对待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是迥然有别的。而一个人的利益观的形成,取决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在利益面前,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呢?这是我们极需要弄明白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益观的错误认识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利益观又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内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模范人物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爱戴,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头脑里有正确的利益观作指导,不为金钱和物质利益所动,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与诱惑,党性原则淡化,利益观出现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来武装头脑,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本文2010-09-19 18:08:4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