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监管与服务并举 服务新农村建设
2009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建立仙洪新农村试验区,**是这个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的重要县市。一年多来,**市工商局立足工商职能,监管与服务并举,不断加大农村市场监管力度,服务农村市场主体,服务农村消费者,以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服务水平助力**新农村建设。
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优化新农村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是工商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工商部门维护公平交易环境,营造良好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市工商局以日常巡查、重要商品整治和节日市场整治为主要途径,促进了农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优化。
(一)抓日常监管,夯实市场监管基础。
该局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从局长到基层监管人员职责分明,从监管人员到农村经营户实行“一对一”监管到位,确保监管不留死角;不断提高市场巡查工作要求,在每一户经营户门店张贴《监督岗》,载明负责该经营户市场巡查人员的职责,随时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创新市场巡查工作方法,启用集参考、辅助、记录、警示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巡查记录簿,推动日常巡查的顺利展开。
通过日常巡查,该局夯实了市场监管基础,一是及时警示新开业经营户申办《营业执照》,规范了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二是督促食品、农资及九类重点商品经营户建立并执行自律制度,如食品经营户的五项自律制度,农资经营户的“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及种子留样备查制度;三是帮助经营户及时纠正经营中出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四是有效发现违法案源,巡查中发现的案源占总案源的71%。
(二)抓农资打假,保障农村生产安全。
该局以“红盾护农”为主题,先后开展了“打假保春耕,打假保春播”、“打假保夏播”、“打假保秋播”等专项整治。
一是结合实际,部署了“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明确目标、措施和要求,通过分片包所强化督办责任,网格监管强化辖区责任;二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各乡镇电视转播台发布农资选购预警提示22条,电视讲话1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400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98条、开辟农资宣传栏16块,重点宣传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农资经营户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为营造良好的农资消费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重点抽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2009-2010年农资抽检对象和抽检品种,对农资开展了定向和不定向监测,抽检样品159个,对不合格的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查处;三是开展整治,一年多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520余人次,车辆152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606户,共查获劣质、假冒种子近420公斤,不合格肥料120吨,假农药3箱,取缔无照经营18户,责令整改43户,查处各类农资案件224起,有力打击了农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三)抓市场整治,保障农村消费安全。
该局将节日市场及各类消费品市场整治纳入常规市场监管轨道,适时开展以“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五一”、“十一”或者以肉制品、食用油等日常消费品为主题的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节日市场和各类消费品市场的各类时令商品进行及时清查,突击了检查辖区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食品、农资以及九类重点商品等相关商品,严查主体准入,严查商品质量,严查商标广告,彻底清查辖区内的不合格食品、不合格农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共查获假冒名牌、过期酒197瓶,过期劣质调味品150瓶,不合格食品311箱,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农药26瓶,伪劣鞭52架,假冒名牌商标衣服、皮包、运动鞋183件(双),劣质化妆品45瓶,不合格电热管27根,假冒油漆1198公斤,假冒漂白粉5.65吨,假冒电线及标识不合格电线776卷,假冒轮胎260只,无“qs”标志电热毯5床,不合格儿童玩具62件,其他不合格商品10箱,非法卫星接收器1台,总价值52.97万元。
针对国家“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该局加强对家电、建材等商品的监管,重点检查商品来源是否合法、标识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售后服务义务是否得到切实履行。在清理中,共查获假冒进网证手机6部,禁止销售的打火灶17台,拼装并假冒商标电视机36台,劣质建材6吨。今年4月,该局对**唯一列入省局《品牌汽车经销商备案表》的企业--**汽车贸易有限责任
工商局:监管与服务并举 服务新农村建设
本文2010-09-19 09:37:3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