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科技干部培训班上关于互联网的讲座
在2010年xx县全县科技干部培训班上关于互联网的讲座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关于互联网的一些看法和认识,这里我讲的很多东西,请大家不要用那种判定真假对错的眼光或者心态来进行衡量,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在此给大家传递一些讯息和观念,用心感受一下关于互联网对我们时代和社会的冲击。
第一,网络冲击
我们已经完全置身于互联网时代,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没有哪一天可以离开这个网络,包括手机、qq、电子邮件、网上办公、网络宣传、网上银行等等不一而足,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社交、经济等每一个方面。网络正在冲击着我们的视听、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生活。
各种“门”事件。网络中流行各种各样的“门”事件,我们记忆犹新的诸如“艳照门”、“香艳日记门”、“周老虎”、“高价烟、高价表”、“躲猫猫”、“俯卧撑”等等,包括我县前不久的“步行街事件”,最近石门的“别墅门”等,每一个网络事件都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至我们的思想观念,几乎每一次“门”事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信息,有真相也有假象,有高官的塌陷也有籍籍无名之辈一夜走红。
“假如生活没有互联网,就象世界丢失了东南亚”。2006年12月26日,因为台湾宜兰海外发生地震,造成东亚和东南亚与美国相连数根光缆断了,几根光缆中断几个小时,一下世界都混乱了,因为在互联网上,世界发现整个东南亚地区突然间消失了,国际通讯中断、商业贸易停顿、银行不能正常营业、网站无法打开、邮件无法收取,据有关部门调查,当时仅仅几个小时,但有57%的称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有38%的公司称损失严重。真可谓生活原来“悬于一线”。很多人讲,没有了网络,生活就等于与世隔绝。
第二,网络发展
古人讲“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古代神话中也有“千里眼,顺风耳”那样的神仙,而现在一台无所不能的电脑,将一切神话一样的梦想变成了鲜活的现实。美国人托马斯. 弗里德曼有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里面就讲我们的世界因网络而变平,每个人、每个国家和地区、每个经济体都处于同一维度,打个比方,如空客飞机的生产:各种部件生产、图纸设计、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产品销售散布在世界各地,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进行如此广泛而庞大的管理。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种传播形式的发展,从发明之初到5000万用户,广播电台用了38年,报纸用了25年,电视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手机时间更短。互联网络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网络的实验研究阶段。这里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1969年美国国防部组建阿帕网,接入4台主机,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与前苏联的冷战;
1971年美国将阿帕网与国内15所大学节点连接共接入23台主机;
1972年一个25岁的小伙子开发的乒乓球游戏风行美国,进入千家万户,并接入阿帕网,这是网游的鼻祖;
1983年美国正式启用tcp/ip协议,这标志着“internet”的真正诞生;
1987年中国北京大学钱天白教授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91年美国伯纳斯.李发布“world wide web”,这标志着“WWW”网页的正式出现,就是用超文本文件将各种信息内容用网页的形式链接到网络上;
1993年,第一个浏览器在美国开发成功,这是微软ie浏览器的基础,这大大方便了人们对网络网页的浏览,此后每天数以亿万计的网页上传到网络之中。
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网络应用处在研究开发之中,还没大规模应用。
二是大概在1994-2000年之间,网络的初始应用阶段。1994年,美国宣布正式将阿帕网从军用转为民用,这标志着网络从政府出资建设应用转向商业应用,同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此后世界互联网发展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并导致2000年前后网络经济泡沫的产生。
三是2000年之后至今,网络的飞速发展阶段。web2.0时代、web3.0时代,主要表现为个人参与网络热情高涨,几近疯狂,主要表现在:以msn、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成为老少皆用的玩具和工具,以博客应用、论坛社区为代表的网民声音的表达与宣泄,以wiki为代表的信息聚合百科全书, 以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以雅虎为代表网站门户流行于世,以googole、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大行其道等等,每一个代表的横空出世,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冲击。
第三,网络传播
网络已经被人称作是继广播、报纸和电视台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则被称作“第五媒体”,也被人称互联网和手机是新锐媒体,是当前世界最为流行的传播手段,有人把传播手段的演进分作几个阶段:最初是“一对一”阶段,也就是皇帝下圣旨那样的形式,靠口口相传,所传导的范围非常有限,故被看做是小众传播;其次是“一对多”阶段,就是新闻信息掌握在少人有特权的记者和新闻发布机构手里,故被看做的精英媒体,属于大众传播;再次就是现在“多对多”阶段,人人都是媒体,各国都是记者,故被称作自媒体(we media),属于群众传播。
互联网的出现让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标志着互联网进入自媒体时代的重要体现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硬件的发展支撑,主要是网络带宽增大、存储便捷和价格降低到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范围,中国第一次接入互联网的速率是64kb,而现在动辄千兆几千兆,现在网络存储非常方便而实惠,使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极易存放在网络上;二是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手段将内容制造从特权阶层移交到草根手中,使得人与人沟通进入一个无阻力、无隔阂、无层次的新时代;三是搜索引擎让全人类可以共享一个“大脑”,共享海量数据信息,而网民个体则是这个“大脑”亿万个神经元的一个。
自媒体时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电子邮件、博客、播客、威客、论坛社区、即时通讯和现在正在风起云涌的围脖等等,诸多手段让普通草根捕捉采写信息、编辑发布信息、网上传播信息,变得如此方便而快捷。“人人都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电视台”,可以说是网络让这一切变得可能,以往新闻信息掌握在少数特权人手里,行业有很高的准入门槛,一般人或者公司无法进入,新闻资质审批需要国务院,书刊号内部准印至少在市一级。但网络打破这一切壁垒,让普通草根成为信息的生产与发布者。
让我们来看一看,近些年来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络传播事件:
在2010年科技干部培训班上关于互联网的讲座
本文2010-09-14 07:35:26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74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