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0浏览:2630下载155次收藏
 

 

王亚山

(吉林省伊通县西苇镇农经站,吉林 伊通 130708)

摘要:21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央明确提出,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14-1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矛盾重重

1.1 投入不足

最近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时期,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投入的增加。因为投入不足,农业抗灾能力弱,自然灾害对农业收入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很大,往往一次灾害就造成农民一年绝收。所以说,农业投入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农业经济体规模小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农业生产就很难形成规模,农业生产主要靠小型机械耕种,浪费人力、物力、耗费时间。所以,只有加强农业基础,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形成集约化生产,才能促进农业发展,使农民尽快富裕,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3 科技水平较低、对信息获得能力差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比较低,致使农业中新科技的使用率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率低。同时,对农业经济信息获得的能力较差,获得信息落后,也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向,是由市场引导的。所以,农业生产中正确的市场信息是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是原始的推动力。

1.4 劳动力相对过剩

由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变化,以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