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简易检测法
王 潇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动物防疫中心站,天津 300350)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检测出市场出售的肉品是否含有细菌内毒素,快速检出不合格的肉品,文章采用细菌毒素简易检测法—细菌内毒素呈色氧化反应法,对天津市四个市场采集的48份肉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检出阳性11份,阳性率为22.9%,该方法省时省力,敏感快速,简便准确,是检验肉品细菌内毒素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呈色氧化反应法;肉品
中图分类号: q93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68-1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特有结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a成分。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原,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
1 细菌内毒素的特性
细菌内毒素是许多病原性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性质比较稳定,耐热,60℃数小时不被破坏,需在160℃条件下加热2-4h,或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加热3h才灭活。内毒素有多种性质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白细胞数目增多)、低血压与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细菌内毒素存在于肉品中,特别是在患病动物、病死动物的肉中大量存在,且不易通过蒸煮等手段将内毒素杀灭。如果人误食了病害肉,摄入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超过一定限量后,会发生热原反应,导致人中毒,出现腹痛、呕吐、下泻、发烧等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厥、休克乃至死亡。
2 细菌内毒素检验的常规方法及局限性
内毒素对人危害很大,检验肉品内毒素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通过ph试纸测定肉的ph值,省时快速,但此法仅凭感官判断不准确。
在肉切口中插入滤纸条,观察其被肉汁浸润的情况判定,使用方便快速成本低,但凭感官判别不准确,且不宜检查解冻肉。
测定肉浸液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酶来判定。此法较准确,具有诊断意义。但要求操作精度高,难度较大。
鲎试剂法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反应,检测出被检物中的内毒素。
细菌内毒素简易检测法
本文2010-09-10 13:01:4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