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与旱作栽培技术
张在文1, 高月霜1,王茂君2,张文娟3,曹本凤1
(1.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辽源136200;2.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辽源 136201;
3.辽源市龙山区农林局,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水稻节水栽培是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在水稻栽培全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灌溉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水稻旱作栽培技术通过“以稻治涝”解决低洼地块作物生产问题。
关键词:水稻;节水;旱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26-1
0 前言
辽源市在全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每亩土地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由于传统水稻栽培生产方式耗水量大,水的利用率低,仅水稻生产用水量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30%以上。如何在保障水稻生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深挖节水潜力,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关系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稻节水与旱作栽培技术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推广水稻节水栽培技术,降低水稻生产用水,节约水资源,避免干旱年份对水稻生产造成大的影响;二是采用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实现“以稻治涝”解决低洼地块作物生产问题。
1 水稻节水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1.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熟期适宜、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抗病性好的水稻优良品种。要求种子纯度、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播种前应做好晒种、盐水浸种、种子消毒和催芽等种子播前处理工作。
1.2 培育耐旱壮秧
水稻育苗可以采用标准化旱育苗、大棚盘育苗及简塑盘育苗。
1.2.1 壮秧标准 秧龄35-45天,叶龄3.5-4.5叶,分蘖株率50%以上;根系发达、根量每株15条以上;茎粗扁蒲、富有弹性,叶间距适宜,株高13-15cm;叶片肥厚、挺拔老健、叶片不下垂、叶色绿中带黄。
1.2.2 秧田管理 出苗前密闭保温,秧苗出齐后开始通风,2叶前控制温度在25-28℃,2叶期后控制温度在23-25℃,当外界最低温度在8℃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播种前浇透底水,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3叶前根据墒情1-2天浇一次水,3叶期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秧苗不打绺为准;水稻出苗后在1叶期喷一次“壮苗灵”以防止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期分蘖。1叶1心期结合浇水淋一次&ld
水稻节水与旱作栽培技术
本文2010-09-10 13:00:3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