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韩志平
(吉林省集安市台上镇农机站,吉林 集安 134200)
摘要:文章从集安市的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了农机化推广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真对集安实际,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农机化;推广;思考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56-1
1 农机化推广的不利因素
1.1 地理特征和种植结构限制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
我市总体地貌特征是八山一水七分田、耕地面积17万亩,地块小,坡度大,大型农机具无法进行农田作业,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大中型农机具综合作业完成较困难。
1.2 推广经费不足,实验、示范难以完成
对于一种新型农机科技成果,在推广过程中首先要经过推广部门进行试验、示范、分析该种新技术、新机具在本地是否适用、可行后才能进行推广、普及。由于推广经费不足,农民不了解这种新成果的技术要求,致使无法完成实验、示范、推广等工作环节,农民不了解这种新成果的技术要求,也就不能盲目进行引进。
1.3 农民们掌握信息少,对农机化新技术认识不足
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没有把各种信息传递给农民,农民对这些新技术、新机具掌握不够,只凭经验进行农业生产。
2 农机化推广有利条件
2.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补贴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小型拖拉机也列入补贴范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热情,2009年我市的农机购机补贴达到320万元,这就给我们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2.2 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农民购买机具的积极性也有较大提高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们也逐渐向小康生活迈进,购买农机具也成为他们首先的发家致富项目,购买新型实用的,能够综合作业的机具、技术是农民们的渴望,也是我们推广工作的突破口。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契机
由于我市地处边远山区,山林多,耕地面积少,
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本文2010-09-10 12:59:4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