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牛传染病的诊治——巴氏杆菌病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9-10浏览:2704下载146次收藏
 

 

 

加尔肯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牛传染病,该病的流行和蔓延严重影响了牛的健康成长,阻碍了牛养殖业的发展,文章就如何诊断和防治牛巴氏杆菌病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传染病;巴氏杆菌病;养殖业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18-1

0 前言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牛出败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浮肿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潜伏期2-5天,多见于犊牛。巴氏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低,在日光直射及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但在肉品中存活较久,一般消毒剂对本菌都有很强的效力。

1 病原

该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是一种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生,不能运动,无鞭毛,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碱性美磕染色,菌体两端浓染,中间着色浅,故又称两极杆菌,两极浓染之染色特性具诊断意义。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空气中仅存活2-3天,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天,但在腐败尸体中可存活1-6月;在60℃时20分钟、70℃时5-10分钟即可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杀死。

2 流行特点

该病遍布全世界,各种畜禽均可发病。本菌为条件病原菌,病牛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常存在于健康畜禽的呼吸道,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牛受冷、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拥挤、闷热、长途运输或饥饿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致病,经淋巴液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该病传染途径多经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亦可经皮肤黏膜损伤或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染。该病常年可发生。本病也可成为某些病毒或细菌病继发感染。一般为呈零星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3 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5天。根据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急性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3种类型。

3.1 急性败血型

多见于水牛,病牛体温突升41-42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牛传染病的诊治——巴氏杆菌病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