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课程考试命题改革初探
孙 旸,孙春玉,陈 光*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文章介绍了《酶工程》课程考试命题改革的方法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酶工程;考试命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s-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43-1
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人才,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所谓人才不是背书本的“复印机”、“扫描仪”,而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家、创业者。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为紧跟时代脚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大学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试命题等细节均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构成高等教育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考试、命题有必要推陈出新,体现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课考试命题形式较为固定,一般广泛采用的题型包括填空、概念、简答、论述以及选择和判断等,此类题型主要适合考核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理论及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且区分度较好。然而此种命题方式也有弊端,就是不能区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不甚理解的情况下背下来也能获得好成绩。于是有些学生为求高分而考前突击,也有的铤而走险,夹带抄袭。其结果是学生不能通过复习、考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些还因违纪而受到处分,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为此,本课程组(酶工程)在近几轮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对考试命题进行改革:将实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以此考察是否注意到了实验的细节,是否用心思考实验的原理,是否通过实验掌握了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将原理、公式演化为应用题进行考核,以此避免学生通过机械记忆应付考试;以论述题的形式考察学生针对复杂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综合拓展题,设定与科研、生产有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综合拓展题型的引入是本项改革的重点,在此题型的设计过程中本课题组借鉴
《酶工程》课程考试命题改革初探
本文2010-09-10 12:58:2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