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9-01浏览:2085下载208次收藏

     临时救助制度是指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的一次性、阶段性的生活救助措施。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这个“盲点”越来越明显,其拾遗补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才能使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得以完善。

一、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实际困难的客观要求。对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妥善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拾遗补缺,使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二)救急救难,及时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

(三)化解予盾,彰显社会救助的公平性。

二、xx市新时期临时救助制度的实践

为填补这一社会救助制度的空白,解决这一“盲点”,我市去年开始探索,于去年底以前在全市13县市建立了城市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安排了268.5万元专项资金,指导各县市出台了实施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救助程序、救助方式、救助数额,以及与其他相关救助政策的衔接配套。截止去年底,全市得到临时救助的人数为5200人,其中低保对象3110人,“边缘人群”等临时困难群体2090人,共支出救助金205万元。其中个旧市在建立制度时还将城乡困难群众一体纳入。但毕竟这一制度刚刚建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覆盖面小,目前只限于城市居民;救助资金少、来源渠道单一、筹集困难;操作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对构建xx市临时救助制度的建议

(一)要找准临时救助的着力点。临时救助不是一项临时性制度安排,而是一项长期的、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关键,找准着力点,为制度的规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关于临时救助的对象。从长远看,临时救助应当是一种不设定限制的社会救助制度。也就是说,当任何公民遇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短期内陷入困境时,都可以申请临时救助。但考虑到目前我市正处于社会政策的建构期,各级政府的财力都很有限,因此目前可将申请临时救助的人员限定在以下五类家庭或人员:即城乡低保家庭、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收入家庭、当地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和在居住地居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