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旗长在全旗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0-08-24浏览:2737下载142次收藏

在全旗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8月10日 )  

同志们:
  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安排部署2008年全旗畜牧业工作。涉牧部门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必须以工业的思维谋划畜牧业,以企业的办法管理畜牧业,以商业的理念经营畜牧业,不断加快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必须按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做优做精畜牧业,稳定增加牧民收入,切实保护好草原生态。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年的牧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继续把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牧区工作的首位,必须按照“整体休牧、普遍轮牧、局部禁牧”的总体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加快建设,科学利用,依法管理”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尽快完成草原生态功能区划。草原生态功能区划对于科学合理利用草原,促进生态文明具有深远意义。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科学合理确定生态容量,切实做好草原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旗发改、农牧业局等各有关部门,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尽快明确区划思路、原则,搜集基础数据,制定区划标准,以嘎查为基础制定区划方案,提出不同功能区的保护、开发、建设、利用指导意见,形成全旗总体方案,以此指导我旗未来草原保护与利用工作。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三牧”制度。把“三牧”制度作为草原保护的一项根本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下去。2008年,实施春季休牧5116.98万亩,其中,常规休牧3856.98万亩,禁牧舍饲项目区休牧1260万亩。目前,全旗春季休牧工作已经开始,苏木镇和涉牧及草原执法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严防偷牧现象的发生,确保休牧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休牧结束的同时,旗生态、畜牧、林水等部门会同旗组织、监察、草监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按照春季休牧工作考核制度,对各苏木镇休牧工作进行实绩考核验收;实施禁牧850万亩,其中当年新增90万亩,禁牧的重点是“四带四区”和沙源治理项目区。同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在西部生态恶化地区结合沙源治理项目,积极开展“生态恢复禁牧区”试点工作;划区面积累计达到1848万亩,其中当年新增788万亩,重点安排在巴音图嘎嘎查和满都宝力格嘎查。旗新牧办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农牧业局、草监局、农业开发办共同组织实施。在水源充足的可利用草场上全面推广不同形式的划区轮牧,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旗全部可利用草场上全面实现不同形式的划区轮牧。切实抓好无围栏式大划区轮牧试点工作。
在认真组织实施各类项目的同时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项目的管护。“四带”禁牧区,把禁牧区围栏建设与牧户自行围栏建设有效衔接起来,以分片、分区和挂牌的形式把产权移交给嘎查两委和牧户,明确责任,切实巩固和提高已经实施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旗新牧办牵头,会同草监局和苏木镇落实此项工作。
  (三)切实落实好草畜平衡制度。根据全盟草畜平衡实施细则和草畜平衡补充意见,旗农牧业局、草监局尽快制定符合我旗实际且可操作的草畜平衡补充办法,明确天然草场载畜量抽样测定规程,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每年制定一次符合我旗实际的载畜量,以此提高天然草场载畜量测定的科学合理性;及时做好天然草场载畜量的发布和入户核定工作;组建草原监理牧民协理员队伍,强化草畜平衡监督工作,加大对超载牧户(包括单群数量超载牧户)处罚力度;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形成执法部门依法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确保将草畜平衡工作落到实处。结合草畜平衡,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牧业普查工作。今年的牧业普查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逐户进行清点牲畜,不得以牧户口头数据为准。二是统计数字必须真实准确。
旗草监部门于4月底前出台《草畜平衡奖励政策》,通过实施奖励政策,促进草、畜的动态平衡。今后要把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保护作为奖励牧户的重要前提和安排各类涉牧项目的主要依据,对于超载牧户一律不予安排各类涉牧项目;旗草监局会同旗农牧业局、生态办,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嘎查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一并建立一套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草原生态的保护、建设、利用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进一步加大清理非牧户工作力度。旗草监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非牧户办法,进一步加大清理非牧户力度。建立一个由旗几大班子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强有力的清理非牧户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旗范围开展一次全面的检查统计非牧户工作。并且对未通过苏木镇、嘎查租赁流转草场的加以规范,对于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管理外省区人员流入我区从事第一产业的通知》内政办发(2007)123号文件要求的外省区人员在我旗从事一产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特别是加大清理外省市非牧户,军警部队占用草场,非牧人员占用草场的力度,进行一次性全面彻底的清理整顿。年内要清理55户非牧户的3.52万头只牲畜,收回草场75.8万亩。将把清理收回的草场按照生态功能区划,围栏封育成打草场或建立草原风光旅游区,并由嘎查、牧户来收益。
  (五)加强林业水利建设工作。旗林水部门要积极开展林业资源二类详查,为第三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工作的启动做好准备,努力扩大我旗纳入国家公益林补偿的林地范围。加快苗圃改革步伐,将种苗执法从种苗生产、管理中剥离出来,组建园林绿化公司,提高苗圃市场化运作能力。加强保护林地资源工作,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将宝格达山周边区域纳入森林公园保护区实施禁牧。加快宝格达山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林业部门做好规划和加大招商力度,年内新建一处小规模旅游度假村。进一步加快宝格达山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林场管理机构场所建设。完善林场社会服务功能,新建医疗所、文化站各1处。通过招商引资,在宝格达山林场新建林副产品加工厂,合理开发利用山野菜、野生蘑菇、金银花等林副产品,打造山野绿色产品品牌。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站2处,力争启动实施野生动物救护站以及生态监测、气象监测、水文监测、河道疏浚等工程,努力恢复湿地功能,改善区域环境。今年上半年,旗林业水利部门编制完成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候鸟繁育基地和草原植物研究基地申报项目及乌拉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规划编制工作。5月底前,完成封山育林5.5万亩,义务植树2万株。实施好沙源治理、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年内新增沙源治理水源井150处。在西部草场退化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合理开发建设高产饲料基地。10月底前,完成小流域治理1万亩。在牧区推广家用降氟改水设备500套,解决牧区5600人、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当前,我旗草原退化的总体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连年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草畜供求矛盾加剧,在此大背景下,一年四季放牧的草原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加剧了牲畜个体四季营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品种退化,繁殖成活率下降,小畜出栏活重减少,大畜出栏周期延长,已经对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必须按照发展现代畜牧业理念,通过选育和引进良种畜,实施良改,促进畜产品增产、畜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
  (一)继续实施家畜品种优化工程。旗畜牧部门和苏木镇要把乌珠穆沁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种公羊培育、管理、交流、使用等小畜提纯复壮工程和西门塔尔牛优质种公牛(包括良种精液)引进作为家畜品种优化工程的龙头工程来抓。建立旗原种场和由嘎查管理、专业户经营的种公羊集中饲养点。种公畜饲养管理必须坚持由专业户养殖,市场化运作模式。旗农牧业局尽快制定出台种公羊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年内建设15个嘎查种公羊专业养殖户15户。继续开展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和乌珠穆沁白绒山羊核心群建设工作,在已有1000个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和50个乌珠穆沁白绒山羊核心群基础上,分别建设600个标准化畜群和核心群,累计达到2600群。完成巴音图嘎、满都宝力格和恩和吉日嘎朗三个新牧区试点嘎查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建设工作。旗农牧业部门帮助指导苏木镇,年内在每个苏木镇要建设2群共800只多肋骨羊核心群。旗农牧业、商务、经济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宣传并及早策划、筹备第四届“乌羊节”,要把今年的“乌羊节”办成一届内容更为丰富、影响更为广泛、效益更为明显的种畜评比、交易、肉食品订货的大型活动。
   必须按照“两个坚持,两个目标,两个加强,两个加大”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做好黄牛改良工作。于 4月30日前 完成本交区种公牛调剂,冷配区冷配站设定、种公牛清群、技术人员培训、设备的补充调配。做到“十五项落实”,即组织领导落实、冷配本交区落实、冷配任务落实、受配母牛补饲落实、冷配区公牛清群落实、经费落实、冷配站点落实、技术人员落实、配种方式落实、精液设备落实、液氮运输供应保障落实、责任落实、服务落实、目标落实、督促检查落实;从 5月1日 至 8月30日 ,全面开展冷配工作。期间,旗畜牧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跟踪检查,进度统计; 9月1日 至 9月20日 ,开展冷配区扫尾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冷配任务,实现“两个目标”;在确保完成5000头牛的本交和35000头牛的冷配改良任务的同时,各苏木(镇)要进一步加大西门塔尔牛引进工作力度,努力完成5000头西门塔尔牛的引进任务。
   通过合理确定基础母畜、后备母畜和种公畜比例,提高母畜比重,调整为多出栏、快周转的商品化畜群结构。到今年年末,把大畜能繁母畜、仔畜后备母畜和其它牲畜比重调整为70:23:7,把小畜母畜、仔畜和其它牲畜比重调整为84:11:5。
  (二)大力推行冬春补饲。传统四季放牧生产方式条件下,家畜受四季食物量及其营养水平供给不平衡的影响,呈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一只成年乌珠穆沁羊经过漫长的冬春(长达7个月的枯草期),体重要消耗 10公斤 以上,一头成年牛体重要消耗 50公斤 以上,其本身损失是非常大的,如果再加上由此产生的死亡率上升和繁殖成活率下降,损失就更加严重,这已成为导致草原畜牧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发展现代畜牧业,把草原畜牧业做精、做优、做强,推行冬春补饲,调剂家畜四季营养供给基本实现四季营养均衡供给已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今年起,农牧业部门要把制定各畜种冬春补饲技术规范及其推广和项目资金的补贴政策列入新型牧民培训重要内容,结合算帐养畜加以宣传推广。冬春补饲要以满足家畜的维持需要为标准,确保冬春体重不减或少减。推行冬春补饲的重点对象是基础母畜,特别是基础母牛。西部额吉淖尔镇、嘎达布其镇、乌里雅斯太镇和道特淖尔镇的巴音图嘎嘎查、满都宝力格镇的满都宝力格嘎查要走在前面,制定具体方案,率先推广,其它苏木(镇)也要逐步跟进,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冬春补饲措施在全旗得以普遍推广。
  (三)大力开展羔羊短期补饲育肥。近两年,由于连年旱灾,西部地区羔羊出栏活重明显下降,相当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旗长在全旗畜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