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超前布局应当找准方向,它不应以投资优先,而应当以激活创新动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创造成长条件优先。政府布局重点应当放在用机制设计激活发展的内因条件,并以调控政策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设计;调控政策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共识,推动各地掀起新兴产业投资热潮。尽早布局抢占先机是必然选择。然而,一些地方简单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政绩工程,在未经充分论证且研发队伍和技术基础等条件缺乏情况下,仅凭一腔热情就大举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短期内大干快上,争投资、争项目,投资计划动辄就是万亿甚至十万亿。这些“新兴产业”的“大干快上”,可能导致其产业发展走入误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科学超前布局?是以上投资、上项目优先?还是激活创新动力、攻克核心技术、创造健康成长条件优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单靠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投资驱动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产业曾先后引进过许多技术和数以百计的生产线,投资规模不能说不大,但由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至今仍需进口,技术仍然需不断引进,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始终无法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究其根源,一些地方重招商引资、重投资规模、重扩大产能,唯独不重掌握核心技术,不重培育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这些是造成怪圈的根本原因。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模式来发展新兴产业,其结果可能会导致低水平发展历史的再次重演。
其次,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新兴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其最大特点是发展的探索性或不确定性、技术更新快且往往具有颠覆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旧技术的每一次更替过程,可能就是旧生产线甚至相应整个产业链被淘汰的过程,原来投资的设施将因此报废。因此它既是高回报产业,更是高风险产业,其发展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本身就意味着它的巨大风险性。倘若没有雄厚研发基础的强大创新能力,任何企业都无法长期生存或立足。各地政府在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尤其是投资时,要对其巨大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凭头脑发热的主观愿望一哄而上是无益的,抢占其发展先机不是靠认识高、上马快或投资规模大得来的,而是需要靠科学把握发展客观规律,在科技创新动力和可持续研发能力(内因)及良好发展环境(外因)共同作用下,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夺取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其健康成长过程就是自主创新前提下技术不断突破和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其中研发主体持续的创新动力和能力是保证技术不断突破最关键的内因条件,而创新动力形成又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如何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的条件,是当前政府经济工作最艰巨任务之一。
&nb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设计;调控政策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共识,推动各地掀起新兴产业投资热潮。尽早布局抢占先机是必然选择。然而,一些地方简单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政绩工程,在未经充分论证且研发队伍和技术基础等条件缺乏情况下,仅凭一腔热情就大举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短期内大干快上,争投资、争项目,投资计划动辄就是万亿甚至十万亿。这些“新兴产业”的“大干快上”,可能导致其产业发展走入误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科学超前布局?是以上投资、上项目优先?还是激活创新动力、攻克核心技术、创造健康成长条件优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单靠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投资驱动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产业曾先后引进过许多技术和数以百计的生产线,投资规模不能说不大,但由于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至今仍需进口,技术仍然需不断引进,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始终无法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究其根源,一些地方重招商引资、重投资规模、重扩大产能,唯独不重掌握核心技术,不重培育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思路,这些是造成怪圈的根本原因。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模式来发展新兴产业,其结果可能会导致低水平发展历史的再次重演。
其次,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才是新兴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其最大特点是发展的探索性或不确定性、技术更新快且往往具有颠覆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旧技术的每一次更替过程,可能就是旧生产线甚至相应整个产业链被淘汰的过程,原来投资的设施将因此报废。因此它既是高回报产业,更是高风险产业,其发展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本身就意味着它的巨大风险性。倘若没有雄厚研发基础的强大创新能力,任何企业都无法长期生存或立足。各地政府在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尤其是投资时,要对其巨大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凭头脑发热的主观愿望一哄而上是无益的,抢占其发展先机不是靠认识高、上马快或投资规模大得来的,而是需要靠科学把握发展客观规律,在科技创新动力和可持续研发能力(内因)及良好发展环境(外因)共同作用下,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夺取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其健康成长过程就是自主创新前提下技术不断突破和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其中研发主体持续的创新动力和能力是保证技术不断突破最关键的内因条件,而创新动力形成又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如何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的条件,是当前政府经济工作最艰巨任务之一。
&nb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9:5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76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