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碳交易的经济学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39下载173次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对碳交易的经济学思考,分析碳交易产生原因、原理,提出碳交易对代际公平的意义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碳交易;负经济外部性;代际公平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后,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出大量的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危害,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世界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等等广泛关注及争论。从1977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成为重要议题;直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时间表的减排义务的《京都议定书》,它代表着经济和环境政策的全球化合作。《京都议定书》还出台了三种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由此明确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缔约国之间进行自由买卖,从而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报告分析得出虽然《京都议定书》覆盖面只占全球排放的30%,而严格意义上纳入碳交易计划的排放只占全球排放的8%;但是其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通过碳交易发达国家由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一方面,对发达国家而言,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协助发达国家能够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总的减排成本。
 
    为什么要全球合作界定co2排放权进行碳交易呢?站在经济学角度思考。co2具有同化、点源、均匀混合的特点,即排放物的排放与排放者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排放co2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大气作为一种全球公共物品,由于缺乏具体的产权界定,各国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而无节制的排放co2,使得大气中co2浓度过高,导致“公共地悲剧”的发生。因此,co2排放造成负经济外部性,随之产生市场失灵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应该采取什么经济手段呢?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碳交易的经济学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