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30下载291次收藏

    摘要:文章在对江苏国有企业科技投入和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解决问题时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
 
    当前,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国家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提高江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江苏国有企业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江苏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
 
    一、自主创新外部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平均科技投入强度相对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投入相比更少
 
    科技投入具有风险性,大量的科技投入中,最终能够取得科学技术成果、投入产业化应用并产生效益的往往只是沧海一粟。因此的科技成果的取得与转化是以具有一定风险的高额投入为代价的。科技投入的产出往往具有中远期效应。本期投入后,在经营者任期内不一定有相应的收益回报,这将影响企业对科技投入的积极性。科技投入的项目不易把握。科技创新项目既要符合企业自身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又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为,具体选择过程中科技投入切入点的寻找和实施存在一定难度。由于这些原因,江苏省国有企业平均科技投入强度相对处于较低水平。
 
    (二)对科技投入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一,科技投入不实。科技投入统计本身难度较大,统计部门和财税部门有不同的统计口径,企业内部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也会出现不同的统计数据,再加上企业科技活动与生产活动的交叉又增加了科技投入统计工作的难度。很多企业的科研人员都呼吁要做实科技投入,要提高科技投入的透明度。
 
    第二,科技投入中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费用并不多。在科技投入中,很大一块是用于技术引进,支付许可费、引进费、提成费等;其次是用于购置设备,大量进口国外现代装备。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舍得花巨资引进技术、引进设备,甚至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舍不得进行自主研发,舍不得培养和聘任高层次研发人员。
 
    第三,偏重短期利益,科技投入短视行为严重。不少企业往往将短期利益为目标,追求科技投入短平快效益,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投入大研发期长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缺乏兴趣,以至于缺乏对前沿性技术研发投入,难以实现技术储备。
 
    第四,重视对产业化阶段的投入,对研发初期的投入往往不足,好项目因研发初期的资金匮乏而“胎死腹中”。
 
    (三)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尚未形成,对自主创新的保护意识有待增强
 
    虽然大部分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不少,但一些项目单位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意识还不强。部分单位在科研过程中没有申请过一项专利和商标;而另一部分单位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由于对合同约定不明而陷入了专利陷阱。
 
    (四)政策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没有落实,考核指标束缚了企业自主科技创新
 
    在目前种种考核企业总体发展状况的措施中,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较少。目标考核中,未将企业科技投入经费进行还原计算,企业只有在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考虑科技投入。因此,多数企业仍处于一种被动的科技投入状态。
 
    (五)在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价时如何兼顾对社会效益的贡献仍有待研究探索
 
    国际上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往往导致该技术或产品价格高企、具有很高的垄断利润。但是在我国进行研制并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国外同类技术或产品则随之逐步降价。
 
    二、产学研联盟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信息平台,企业的科研需求一般比较具体,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窄,需要找到这方面擅长的高校或研究所,需要一家一家了解和谈判,如果有信息平台,将企业和研究院校的信息放在上面,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江苏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