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127下载258次收藏

    摘要:早在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就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在全球叫得响的品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我国的服装出口企业必须改革发展模式,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出口服装的品牌附加值。文章概括了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并相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服装出口;品牌营销;现状;策略
 
    2005年wto各成员国取消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但我国服装出口企业“量增价减”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提升我国服装出口能力的瓶颈。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得出口条件恶化,大量订单转移至印度、越南等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企业的生存环境危机四伏。因此,服装出口企业必须另辟蹊径,改变发展方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本文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建立品牌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我国服装出口企业品牌营销的现状
 
    (一)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过于依赖“贴牌”生产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1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1670亿美元。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共1071亿美元。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20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72.1%;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46.1亿美元,下降了14.3%,占20.7%。虽然加工贸易占总体比重有所减小,但是通过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的纺织服装仍然接近1/5,而在一般贸易中也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采用“贴牌”的形式出口。我国服装行业进入条件低,行业企业鱼龙混杂,在约1.6万家服装企业当中,有90%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匮乏,很多只能依赖国外加工订单维持生存,其净利润往往只有最终零售价格的5%-10%。另外,即便是大中型企业也有很大比重这样低投入、低附加值、缺乏主动权的加工贸易。
 
    (二)缺乏强势品牌,品牌国际知名度低
 
    目前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有5.22万家,知名企业也有数千家,但这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却十分薄弱。与国际上成熟的品牌相比,仍然十分稚嫩。根据interbrand公司与美国商业周刊联合进行发布的2009年度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其中有15家国际服装品牌入围,其中lv、h&m、nike、gucci、zara三家品牌还跻身50强。但中国服装品牌却全军覆没无一上榜。
 
    (三)品牌形象差——“made in china”阻碍品牌发展
 
    根据interbrand公司在线进行的品牌形象调查显示,对于中国服装,绝大部分专家认为低价是中国产品的主要特征。事实确是如此,以美国市场为例,我国出口到美国的服装平均单价为3.57美元,仅为意大利服装价格的1/4,更远远低于国际品牌的价格。因此,在国外消费者的普遍观念中,中国服装只是价格低廉的“衣服”,而不是体现个人身份、地位和审美情趣的“服装”,更谈不上品牌号召力。
 
    二、我国服装出口品牌营销的对策
 
    虽然目前我国服装企业的资本规模、技术水平与欧美的服装强国相差甚远,但是基于我国国情,服装出口企业的品牌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进行品牌定位,提炼品牌核心价值
 
    根据科特勒的营销理论,成功的品牌定位主要体现在差异化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