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跨境贸易结算机制的现状及构想
摘要:满都拉口岸是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和西北工业基地包头市最近的陆路口岸。2009年,满都拉口岸正式实行临时开放。随着中蒙双方交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建立双方间的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机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边境;贸易;货币;结算
一、中蒙边境贸易的发展情况
满都拉口岸跨境流动的货币资金以人民币为主,主要流动渠道多以中蒙边民随身携带,少量通过二连的中蒙间银行流动。满都拉口岸自2002年底开关以来,截至目前,共开放口岸26次,累计进出口货物8.15万吨、11503万元,实现关税900余万元。大额贸易多以蒙古国边民将其国内货物运到口岸边境销售,赚取人民币现钞后,用于购买少量物品或直接将人民币携带回蒙古国(人民币在蒙古国属于硬通货币)。中国边民携带人民币出境相对较少,即跨境资金流出多于流入。满都拉口岸自2002年开关以来进出口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5342万元,进出口货物43061吨,达到几年来口岸贸易发展的最高峰。但是自从2005年7月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出台了相关政策,蒙古政府采取了限制废金属从国内流出的措施,使满都拉口岸货物进出口量在2005年下半年一度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2008年,满都拉口岸出口贸易值增速同比下降100.14%,出口增速放缓。2009年,出口商品整体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上涨幅度小于进口商品整体价格涨幅,交换比价下降,口岸贸易条件不容乐观。
二、中蒙跨境支付结算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蒙双方支付结算业务开展滞后,相应的金融服务功能缺失。中方境内的满都拉口岸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分社。个人结算业务通过内部“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往来汇划,不能实现跨行结算;对公业务之间的往来结算通过农村信用社营业部进行,结算渠道不畅,结算时间长。双方的金融机构都不具备跨国支付的功能,没有建立正式的银行间结算账户往来关系,造成在这一口岸边境贸易中,涉及资金汇划、外币兑换等业务无法直接及时办理,无法为边境口岸地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截至目
中蒙跨境贸易结算机制的现状及构想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8:4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5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