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63下载236次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b2b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其次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b2b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原因及进一步发展的阻力,最后得出b2b电子商务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结果的结论。
 
    关键词:b2b;电子商务;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
 
    一、b2b电子商务
 
    b2b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中的一种,即表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一般以信息发布与撮合为主,主要是建立商家之间的桥梁。2b2b电子商务的特征:全球商务性:打破了区域与国界的界限,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方便快捷性:使消费者以最快速度实现购买欲望;低成本渗透性:缩小了产、供、销之间的时间路径,人际路径和市场路径,极大地降低了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高效率与多选择性:给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商务活动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二、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我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者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b2b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与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以往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获取商业信息的方式,扩大了信息的获取来源与范围,同时降低了信息的获取成本,受到了企业用户的青睐。
 
    制度改变的条件需要从生产和费用两个方面考虑,一种制度安排比其他制度安排集合中的其他制度安排更有效。特定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还取决于其他法律、习惯、意识形态等的制度安排。把制度安排作为一种函数来考虑,则最有效的制度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据此,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
 
    从某个均衡点开始,有几种原因引起制度不均衡:
 
    (一)技术的改变
 
    技术的变化除了对制度结构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之外,它还能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相对效率并使某些其他制度安排不起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息息相关的。当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到现阶段,企业用户的普及率及使用水平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再与信息化和网络化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相比,不同阶段同一企业的生产方式、贸易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商品信息获取的时效性、与贸易伙伴交换贸易信息效率、商品生产成本控制水平等都相差很大。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生产和贸易的基本方式,形成了新的惯例,这些作为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广大的贸易参与者中随着使用者的迅速增多而被广为接受。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使贸易信息在参加贸易的双方中更容易有效的传递,并最终导致了存在很久的贸易中介公司(主要作用是联系出口生产商与进口商,为贸易双方提供贸易信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使贸易创造的价值重新分配。
 
    (二)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
 
    某个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变迁,可能引起对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需求。一旦制度开始变迁,它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的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的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的调和一致。从国际贸易发展的历程来看,b2b电子商务不是首先在我国兴起的,因为我国在科技、网络基础设施、交易传统、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没有率先兴起的基础。但是,随着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交易手段的改变,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形成对我国参加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促使我国企业在交易手段方面主动向国际通用的规则靠拢,越来越多的采用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交易手段,更有效的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三)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
 
    提供特定制度服务的可行性制度安排集合,也取决于我们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b2b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科学方面的推动,我国企业参与b2b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目的同国外企业参与b2b电子商务的目的是有不同。以中小企业以b2b方式参加贸易活动为例,美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b2b寻找自身上下游的配套厂商,投身于供应链的生产中。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则不同,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b2b电子商务来寻找商机,而不是去参与供应链的配套中,这是我国中小企业与美国中小企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国通过大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整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