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新要求
摘要:“两型社会”的提出,向全社会提出了全面的新要求。对企业成长来说也不例外,“两型社 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成长要重新确认企业的本质属性、重新确立企业成长的目标 、重新建立企业成长的模式、重新思考企业成长的战略。只有树立新的成长理念,并从思想观念、成长目 标、成长模式、成长战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才能真正融入到“两型社会”建设中,如此“两型社会”建设 才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两型社会”;企业成长;生态性
资源、环境、生态等等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乃至地球生命生存的非常紧迫的难题,无论 是问题的产生,还是问题的解决,企业都是一个重要角色。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工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可以 说是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对自然生命有机体实施暴力的过程。人们的经济活动到了企业这个阶 段,就具备了无比的威力,正如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曾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 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不过,这种巨大的生产能量同时也是无可 比拟的破坏力量,尽管早就有专家学者研究、呼吁资源、环境、生态等等问题,如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 极限》,赫尔曼·e·戴利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还有1972年6月5-16日,世界上113个国 家和地区的1200名代表云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该会议宗旨明 确提出“取得共同的看法和制定共同的原则以鼓舞世界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会议还通过了由152位科学家参与撰写的《只有一个地球》的重要报告,向全 世界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响亮呼声。这振聋发聩的呼声强烈地震撼了世界各国的舆论界,赢得了全世界 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有识之士的强烈共鸣,等等。经过全世界人民长期的努力,应该说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设想, 并通过设立“长株潭”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来探索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方 案。这是实质性地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开始,那么,这对直接引起资源、环境、生态等等问题的主体——企业 将提出什么要求?本文拟将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设想出发,初步探讨其对企业成长的基本要求。
一、重新确认企业的本质属性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必然是而且必 须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为企业主和股东谋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在这种认识和观念指导下,企业的行 为及其成长过程就不仅没有很好地创造财富,而且危害自然、人类以及企业自身的生存。已经有人人皆知 的事实和材料可以说明,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行为已经和还将严重破坏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和宝贵的自然资 源。这既是违背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初衷,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如曹孟勤所认为的:“企业之所以无情掠 夺自然资源并大肆破坏自然环境,这完全是由其自身存在的内在逻辑决定的,而这一逻辑发生起点则是人 们对企业本质的揭示和规定。现代人对企业本质的指认,本身就使企业内在地蕴涵了破坏自然环境的张力 ,生态危机的发生只不过是这种内在性张力显现的逻辑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将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与企 业本质内在地联系起来,这样才算把握到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曹孟勤不仅论证了企业的经济本质必然导 致生态危机的结果,而且也论证了企业的社会本质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认为“只不过是将最大化地谋求企业 主的经济利益,转变为最大化地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那么,建设“两型社会”就不仅仅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它需要人们彻底地反省、反思自己的所有 行为活动,包括思维活动、生产(物质的、精神的、自身的)活动、消费行为等等。而这一切既决定了对 企业本质属性的重新确认和把握,又决定于对企业本质属性的重新确认和把握。尽管已有专家学者已经或 正在探索这个问题,但对企业本质属性问题的重新认识还不很深入,只是比较一致地认为单纯的企业经济 属性是必须要抛弃了,至于否定以后的企业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众说不一,我们比较赞同曹孟勤的企业 的生态本质说及其论证与逻辑地推论出企业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但不认同其说法,即企业的生态本质表 现为三个环节:一是向自然环境提取人类所需之物;二是将这些所需之物加工成为产品在人与人之间实现 交换;三是将企业本身的废弃物和人们消费后的废弃物作为能量有效地返还给自然环境。尽管曹孟勤表示“ 三个环节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才能产生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效的物质变换过程。企业只有进行这种有效的 物质变换过程,才能担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更不赞同其所谓的“在生态企业的这三个环节当中,第一个 环节体现着企业的经济本质,第二个环节则表达着企业的社会本质,向自然反馈生命能量的第三个环节则 主要彰显着企业的生态本质。”尽管他还是表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这第三个环节才决定企业的生态本 质,而是说这第三个环节更能体现企业生态本质的价值,第三个环节确保着生态企业前两个环节即生产和 消费活动的价值合理性与生态正当性。企业向自然环境的索取是否科学和合理,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实现人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循环。企业只有能够有效地向自然界反馈生命能量,促进自然环境的生长, 维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才能使向自然环境的索取和人与人之间的产品交换符合生态伦理规范 ,符合人类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本性和社会本性只是企业生态本性 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它们的所作所为必须介乎企业的生态本性,才能确保人对自然物消费的合理性与正当 性。”因此,曹孟勤阐述的企业生态本质是不彻底的。企业的生态本质在未来的人类活动中是最根本的属性 ,根本不是“企业的经济本性和社会本性只是企业生态本性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以及“它们的所作所为必须 介乎企业的生态本性”等,而是应该贯彻在一切活动的所有环节中,也决不是什么三个环节的不同本质属性&n
“两型社会”建设对企业成长的新要求
点击下载
上一篇: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下一篇:阿里巴巴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分析
本文2010-08-18 10:16:0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414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