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民主化道路之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11下载213次收藏

    摘要: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些激进人士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直接选举的呼声很高,但是,勒庞的《乌合之众》却可以让这些人冷静下来。在大规模的选举中,群体做出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此直接选举并不是实现民主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民主;选举
 
    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和一些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赞同实行直接选举的呼声甚高,比如王思睿先生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应当是直接的、平等的、普遍的竞争性选举。由于选举的间接性、不平等性(城乡差别、军民差别)以及竞选局限于基层,眼下大陆的选举还达不到20世纪民主选举的一般标准。”其实,持有此种观点不仅仅是王先生一人。另外从2008年中山大学学生会实行直接选举所引起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程度也可窥见一斑。但是,评价一个国家民主的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中国是否应该把直接选举作为评判民主化的唯一标准?也许读一下勒庞先生的《乌合之众》可以让这些鼓吹实行直接民主的人冷静下来。勒庞认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转型反映在政治生活层面就是群体作为一种民主力量的崛起,这种“群众的崛起”有着“命运般”不可逃避的特点。不可否认,民主在反对专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集体潜意识”的作用下,进入群体的个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幼儿和原始人”一样,会不由自主的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和非理性。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领袖可以通过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的方法影响和操纵群众的观点,“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中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反观2008年美国大选,《时代》周刊在评论其2008年年度人物奥巴马时特别提到,他在圣路易斯的演讲吸引了十万人到场聆听,他募到了十亿美元的四分之三。这位参议员以黑马的姿态击败希拉里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后又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肯恩当选为美国第44届总统。然而,这是美国民众的理性选择吗?不管奥巴马在执政期间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就其当选这件事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是2008年的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成就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民主化道路之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