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财务预算“两张皮”现象的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53下载239次收藏

    摘要:预算管理是高校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目前高校一直编制两套预算,也就是常说的“两张皮”现象。
 
    关键词:高校;部门预算;学校内部预算;两张皮
 
    高校作为非赢利组织,预算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确保高校教学、科研等各项目标实现的重要管理手段。2008年初,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高校正面临着规模扩张,资金严重缺乏的紧张局面,越来越体会到科学化、精细化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从2002年财政部实行编制部门预算以来,高校一直编制两套预算:一是8月份开始编制上报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的次年综合预算(即:部门预算);二是学校根据本身能够掌握和控制的财力在上年底开始编制当年3-4月下达分配校内部门年度经费的学校内部预算。上报部门预算和学校内部预算从时间和金额上不一致,这就是 “两张皮”现象。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必将导致预算指标失控,核算监控失调,决算信息失真。本文认为造成预算“两张皮”现象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高校管理层对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不少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认为部门预算编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编制部门预算仅仅是为了申请财政拨款。他们关心的是学校的内部预算,因为高校经费的划分和执行是通过学校的内部预算来控制的。
 
    第二,财务管理模式不一致。目前的部门预算体制较多的考虑了上级财政管理的需要,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模式,而高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部门预算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的再分配或调整的制度安排。这种改革是一种政府“收权”的形式,是将公共资金管理权限集中到财政部。这种集权管理与高校分散管理间产生了一定矛盾。一方面,部门预算要求高校必须作为一个整体,集中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另一方而,高校随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管理和权力中心普遍下移给各院系实行分权管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财务预算“两张皮”现象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