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公寓养老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老龄化程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福利机构养老的缺陷,以及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求,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老年公寓养老。文章立足国情,分析了我国老年公寓养老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促进我国老年公寓养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公寓养老;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发展时期,在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我国的养老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老龄化进程先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福利机构养老的缺陷愈加明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这一切促使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老年公寓养老应运而生。
一、我国发展老年公寓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一)老年公寓市场存在较大的需求群体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每年还将以3.2%的速度增长。并且我国老龄化人口高龄化现象明显,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每年以5.4%左右的速度增长。高龄老人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加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700万,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年龄组。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我国的老龄化现状,成为老年公寓养老市场需求增大的客观因素,为老年公寓养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老年公寓市场存在较强的市场购买力
1、老年人收入的提高为其购买力提升提供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退休金增长机制的建立,相应提高了我国老年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存款,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增加到8383亿元,到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此外在城市60-65岁老年人口中,大约45%会选择继续就业,除有退休金之外还将会有额外收入,按此预测,到2050年就会有73200亿元消费储备金。因此,对老年消费群体购买力不应小觑。
2、老年人福利水平提高为老年公寓养老消费解除后顾之忧。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将建立起一套适合城乡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这将使有稳定养老金收入的老年人口,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扩展到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而大大提高我国老年人口的总体购买力水平。老年人在解除了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后,老年人手中的积蓄就可释放出来,寻求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为老年公寓养老的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3、子女为父母入住老年公寓提供资金支持。子女以改善父母居住状况为目的而购买或租用老年公寓,成为老年公寓消费的主力。当前大多数年轻人难以抽出时间周全地照顾老人,因此他们就迫切希望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住宅产品,硬软件服务都能满足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年轻一辈为父母的健康长寿考虑,购置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老年公寓以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是子女购买老年公寓的主要诱因。
(三)老年公寓市场存在较强的购买意向
1、养老观念的转变促生老年公寓养老需求。我国老年人对于养老问题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老人们正从现实和精神上逐步接受社会养老。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2002年北京市5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希望现在住进老年公寓和将来愿意入住的分别为10.4万人和30.8万人。在上海,根据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预计,截至2010年上海的老年公寓入住人数将达到7.25万人,需要老年公寓3.62万套,总建筑面积将近200万m2,其中市区的需求总量在150万m2以上。文化程度较高,中级以上职称,月收人中等或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老年公寓成为首选,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老年公寓视为颐养天年的理想之所。
2、消费观念的改变促进购买行为。随着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住宅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基本的住宅消费逐步发展到提高住宅消费品质上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到购买老年公寓是一种投资,既可保值升值又可作为不动产留给后代,他们越来越愿意投资老年公寓。
以上分析可知,我国老年公寓市场的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意向三个要素都已具备良好条件,可以预测老年公寓养老会有良好的市场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完善,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在老年公寓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我国老年公寓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数量供不应求
截至2007年底,我国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机构39754家,床位212.8万张,收养老人171.9万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较之于国际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以大连市为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1.1万,占城市总人口的24.9%,若入住老年公寓和其他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按3%的比例分析,70多万的老年人中,将有2万多人入住老年公寓和其他养老机构,而目前仅有7千多个床位。这远远不能满足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对老年公寓养老的需求。
(二)布局和档次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的老年公寓有的虽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好,但地点远离社会和亲友、交通不便;有的居住高层塔楼并密度较高,活动空间少等,这些都给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不便。另外,市面上现有的老年公寓普遍品质档次较低。一些地区存在名为老年公寓的住房,并未考虑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征,其居住小区不仅规模小,配套设施不齐全,而且多为原来的已开发住房,只冠以“老年公寓”之名进行销售,从选址规划、户型设计到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实际意义的老年公寓相差甚远。
(三)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我国老年公寓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现在的老年公寓对从业人员要求缺乏行业标准,普遍雇佣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临时
发展我国公寓养老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探讨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议农民工市民化下一篇:中国统计能力建设问题
本文2010-08-18 10:15:08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96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