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问题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农地流转现状,提出如何解释农地无偿流转现象这一问题,然后从chayanov模型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的角度,对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减少,导致中国农地无偿流转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地无偿流转;农民回避劳苦
一、问题的提出
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就是指农地使用权无偿的从拥有土地承包权的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这种流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中国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农村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农地流转价格一直十分低下,无偿流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流转方式。其次农地使用权的无偿流转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无偿的流转?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
二、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地市场流转速度出现加快的趋势。在2006年基于江西省42个县72个行政村的农村耕地流转抽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出人意料的,无偿取得耕地使用权的农户占了流转总数中的48.01%,并且这一比例对于农户自身的经济状况无关,据调查,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人均gdp>10000元)无偿流转的比例为48.24%,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人均gdp在5000元-10000元)这一比例为52.86%,对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人均gdp<5000元)这一比例为40%(陈美球,2008)。
三、理论解释
我们可以从chayanov模型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来理解中国农村农地无偿流转这一现象。
农民种地不一定是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也可能是为了家庭效用最大化,就是所谓的劳苦规避型农民,这时农民不仅考虑生产而且考虑消费,农民为了满足家庭消费,要把家庭劳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最早提出这一理论是俄国农业经济学家a.v.chayanov。本文将用chayanov模型来
关键词:农地无偿流转;农民回避劳苦
一、问题的提出
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就是指农地使用权无偿的从拥有土地承包权的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这种流转不涉及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中国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农村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农地流转价格一直十分低下,无偿流转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流转方式。其次农地使用权的无偿流转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无偿的流转?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
二、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地市场流转速度出现加快的趋势。在2006年基于江西省42个县72个行政村的农村耕地流转抽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出人意料的,无偿取得耕地使用权的农户占了流转总数中的48.01%,并且这一比例对于农户自身的经济状况无关,据调查,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户(人均gdp>10000元)无偿流转的比例为48.24%,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农户(人均gdp在5000元-10000元)这一比例为52.86%,对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人均gdp<5000元)这一比例为40%(陈美球,2008)。
三、理论解释
我们可以从chayanov模型农民的回避劳苦的行为来理解中国农村农地无偿流转这一现象。
农民种地不一定是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也可能是为了家庭效用最大化,就是所谓的劳苦规避型农民,这时农民不仅考虑生产而且考虑消费,农民为了满足家庭消费,要把家庭劳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最早提出这一理论是俄国农业经济学家a.v.chayanov。本文将用chayanov模型来
浅析中国农地使用权无偿流转问题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4:3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9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